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保德 > 保德县志 > 正文

《保德县志》卷四 农业

 时间:2022-05-24 16:30       大    中    小     

  卷四  农 业

  第一章  农业经济    第二章  农业生产    第三章  水利水保    第四章  管理机构

  保德县是个农业县。在农业经济中,粮食生产起着决定作用。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灾年总产在1千万斤左右,亩产50斤左右。平年总产在2千万斤左右,亩产60斤左右。丰年总产在3千万斤左右,亩产在70斤左右,劳动一年粮食尚不能自足,收入不足以敷出,遇到灾年便走口外、爬岢岚山逃荒度日。

  1949年—1983年共吃国家返销粮1.8664亿斤,花国家救济款804.96万元。用于农业建设的各项投资2138万元,其中1958年国家投资的“穷、老、好”款(即给老解放区的穷队及先进单位的投资款)一次投放17万元,全部给了暖泉公社。另一次是1979年给“山、老、偏”地区(即山区、老区、偏远地区)投资款400万元。

  五十年代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来,自然条件逐步有所改变,单位面积产量大有提高,总产亦随之增加。

  七十年代以来,科学种田逐渐为农民所接受,耕作上改变了粗放习惯,广泛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

  全县推广了“大包干”责任制后,解放了生产力,农田管理进一步精细,粮食产量提高,收入增加,基本改变了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的局面。1983年尽管遭了旱灾,但粮食产量仍然可观。总产2585万斤,是1949年的1.5倍。总收入达790万元,是1949年的4.2倍。人均产量达179斤,人均收入达72元。1985年总产2553.2万斤,人均产量245斤;农业总产值1565万元,人均149.96元。

  第一章  农业经济

  第一节  劳动要素  

  一、劳动力  

  1949年,全县农业人口为50451人,占总人口的88.9%,劳力23198个,每个劳力平均占有耕地26.9亩,产粮766.4斤,产值达139.5元。

  1983年,农业人口为101514人,占总人口的91.5%,劳力36517个,每个劳力平均占有耕地17.8亩,产粮707.9斤,产值达451.9元。

  1985年,农业人口为104358人,占总人口的91%,劳力37031个,每个劳力平均占有耕地9.01亩,产粮689.5斤,产值达423元。

  二、耕地增减  

  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县有耕地416715亩,人均耕地8.1亩。1949年耕地面积为623500亩,人均耕地12亩。1952年,耕地为613300亩,比1949年减少10200亩,主要是1951年大旱,致使部分耕地没有种植。这一年人均耕地11.2亩。1957年耕地下降到540200亩,五年减少73100亩,人均耕地8.9亩。1962年耕地为529100亩,五年减少11100亩,人均耕地7亩。1965年耕地面积为475554亩,三年减少53540亩,人均耕地7亩。1970年耕地面积为401215亩,五年减少743395亩,人均耕地4.7亩。1975年耕地面积为405687亩,五年增加4463亩,人均耕地4.5亩。1979年耕地面积为400137亩,五年减少5520亩,人均耕地4.2亩。1981年,保德县区划办公室实地调查全县耕地面积为650051亩。农业人口每人均6.4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多年来,本县共增加耕地面积26551亩。

  在总耕地面积中,山坡地为主要成份,水浇地、平地不断增加。1937年,全县有水浇地1288亩,平地16960亩,河滩地1301亩,山坡地189263亩。1949年,全县有水浇地2589亩,其中保浇地2389亩,人均水浇地0.05 亩。1949年以来,全县水浇地、水平梯田逐年增加。1981年实地调查,全县水浇地发展到14909亩,沟坝地2339亩,水平梯田45970亩,沟平地5773亩,滩地3892亩。而坡、塔、梁地则有575946亩,占总耕地面积88.6%。这部分土地土层瘠薄,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由此造成本县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局面。(见59页表)

  三、农业机具  

  1957年以前,保德没有农业机械。所使用的农具,都是沿用了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简单农具。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

  耕作农具有:耩犁、步犁、柴磨、镢头、铁锹。播种农具有:两条腿耧、碌磴。犁和耧大都由牛牵引,很少用驴。一天可耕地2亩或播种8亩。在较陡的坡地上也可进行作业。

  田间管理农具,主要是锄和耙子。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和镢头。场上作业农具有:辘杆(又叫连枷)、碌碡、簸箕、木锨、杈子、耙子。糜子脱粒,多用牛踩。

  米面加工,主要靠石碾、石磨,辅以碓臼。饲草加工用具是铡刀,俗称切草刀。油料加工用具,由油碾或油磨、蒸锅、炒锅、油梁组成。有大榨和小榨之分,大榨用杠杆原理压榨出油;小榨用劈力原理挤压出油。运输主要靠人背、挑、畜驮和独轮车载。灌溉设备有木桶、吊杆和辘轳。

  1957年,开始发展农业机械,引进锅驼机1台,5马力柴油机3台。

  1965年引进电动机5台,60马力。全县拥有动力机械56台,合计836马力。1967年购回“跃进—20”拖拉机2台。1977年底,全县总动力为29472马力。其中大型拖拉机98台,4795马力;小型拖拉机44台,494马力,电动机843台,13859马力;柴油机597台,9324马力;农用汽车370马力。

  1982年,全县拥有动力机械38660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2台,6031马力,小型拖拉机293台,3511马力。柴油机524台,7702马力。电动机1107台,16877马力。农用水泵923台。拖拉机配套农具80台件,其中犁62部,旋耕机3部,播种机5部,其它机具6部。机动脱粒机3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有面粉机545台,碾米机337台,榨油机7台,轧花机23台。农业运输机械有农用汽车52辆、4735马力,各种拖车367挂,胶轮大车1辆,小平车7433辆。牧业机械有粉碎机121台,切脱机247台,铡草机40台,打浆机6台。农田建设机械有推土机50台,铲运机4台,平地机1台,其它1台。植保机械以喷雾器为主,共有99部。

  效益情况:

  ①机耕面积,最多的是1977年,达18570亩。

  ②机播面积,1979年达500亩。

  ③机耙面积,1978年达6426亩。

  ④机灌面积,1978年为27500亩。

  ⑤农业运输,机械运输量占农业运输量的55%(1980年统计)。

  ⑥农副产品加工,全县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1985年,全县拥有动力机械50771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5台,491马力,小型拖拉机505台,6141马力。柴油机354台,4952马力。电动机1315台,25371马力。农用水泵673台。拖拉机配套农具31台件,其中犁21部,耙2部,旋耕机2部,镇压器3台,其它机具3部。机动脱粒机30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有面粉机606台,碾米机388台,榨油机26台,轧花机5台,淀粉机223台,其它15台。农业运输机械有农用汽车83辆,8525马力。各种拖车533挂。小平车10539辆。牧业机械有粉碎机134台,切脱机171台,铡草机54台。农田建设机械有推土机79台。植保机械以喷雾器为主,共有机动喷雾器12台,23马力,手动喷雾器60台。

  效益情况:

  1983年机耕面积800亩,机灌面积21600亩。1984年机灌面积19000亩。1985年机灌面积12500亩。

  第二节  土地归属  

  一、地主、富农的土地占有  

  解放以前,本县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地主、富农少数人手里,其他人只有少量土地,有的甚至没有土地。

  下面是一些典型分析:

  1944年在“减租减息”运动中,贫农、中农虽然从地主手中回赎了6340.5亩土地,买回了4303亩土地,地主、富农的一大部分土地转移到贫农、中农手中,但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仍然高出农民平均水平的数倍。

  据1946年1月13日统计:全县有11758户,55455人,土地540220.15亩。人均土地9.7亩。

  其中:地主46户,富农279户,共325户,2177人,占有土地30483.1亩,人均土地14亩。

  此外,根据1947年青草沟、梨树则、香草峁等13个自然村统计:地主5户,占地8111亩,户均1622.2亩。富农1户,占地183亩。中农124户,占地5364亩,户均43.3亩。贫农166户,占地3726亩,户均22.4亩。

  根据省档案馆资料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保德全县有农户6830户,其中自耕农4200户,占总农户的61.4%;半自耕农1500户,占总农户的22%;佃农590户,占总农户的8.6%;雇农540户,占总农户的8%。全县有38.6%的农户在地主的直接剥夺下生活。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形式,在保德地区主要有:租佃、雇工、高利贷三种形式。

  租佃  

  租佃又分三种形式,①租种地:农民向地主租种地时,按面积计算,事先讲好一定租额,不论年成好坏,佃农得照数交付地主地租,租额一般为平年产量的25——35%,最高达50%左右。②伙种地:也叫伴种地,如果是地主只出土地,农民耕种,收获后按成分粮,有的是地四佃六,有的是对半分成;如果地主除出土地外,还投资部分种子和肥料,收获后则是或对半分,或地六佃四分。③招伙计:地主除出土地、种子、肥料、畜力、工具外,还借给佃户一部分或全部口粮,并借给住处,佃户只出卖劳动力。产粮分法,若在大堆上除去地主种子,则是六、四分(地六佃四);若在大堆上不除去地主种子,则是三条腿分(地二佃一);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地主还参加同等劳动,产粮则是八、二分(地八佃二)。

  地主对农民除地租剥削外,还进行许多额外剥削,如佃户对地主送水果、蔬菜、鸡、鸡蛋、扫帚、笤帚、锅盖等。逢年过节还得给地主送礼。招伙计佃户还要给地主捎种3——7垧地,担水、挖茅粪、铡草、喂牲口、扫院、迎送客人、上集买东西等。女的给洗衣服、做饭。小孩给放牛放羊。

  雇工  

  雇工包括长工、月工、短工三种。

  长工,指地主雇用一个强壮男劳力一年而言。实际,地主付长工工资按10个月计算。清末明初,一般年工资为制钱10—14千文。国民党政府通行法币后,付法币26—30元。

  月工,也叫“包月子”。地主在农忙时雇用,农闲时解雇。工资比例稍高于长工,一般为月工资4元。

  日工,也叫“打短儿”。地主在农活最紧张时临时雇用,三日五日不定,劳动量大,且因地主此时带有求援性质,所以工资又略高于月工,按日计算,日工资0.15—0.2元。

  地主对雇工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加重劳动强度,扣生活费用等手段,尽可能多地剥削剩余劳动。同时还无偿占用雇工的劳动,如砍柴,推碾、磨,种菜等。

  高利贷  

  高利贷分钱债斗债(即粮债)两种。

  钱债利息一般为年利三角,月利二分半,个别的月利五分,还有大加一的,利率为30——100%。

  斗债利息一般是3——4升。有的春借一斗,秋还一斗半。

  地主放债,多以兼并地产为目的,一般有四种方式:

  ①利滚利,一鞭齐(也叫黑驴打滚):农民借债时押地产,不能多借。仅等于地价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即将老契交给债权人。每到限期,农民付不清利息,便将利作本,利上行息。再过期,债权人计数约够押产价值时逼债无还,便将地产立卖约归于债主。

  ②死契活口:农民借债时说明日期,将本利累在一起。给债主立卖地契约或卖房契约,约上贴一“钱到地回”的小红帖,如果到期债务人不能偿还本息,抽帖作废,土地或房产即为债主所有。

  ③圪躲死契:农民借债时,说明某月某日清还,事先将本息累在一起,立卖地契约,靠中间人一句话,过期本利不能还清,土地(或房产)归债主所有。有些恶霸地主,到时期故意不在家,躲避债务人回赎,以后找见,即借口过期了。

  ④孝帽子钱:是儿子偷着借债,给债主押地。约定当债务人的父亲(或母亲)去世还钱,定期视其父母的年龄、体质而定。这些债务期限一般为1——3年。

  减租减息  

  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在解放区领导群众进行的一次减轻地主对农民剥削的斗争。保德县的“减租减息”运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秋—二十八年十二月为宣传阶段,主要宣传“二五减租”、“分半行息”,实行合理负担。1940年1月——1944年10月为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①回赎土地,有478户农民回赎土地6340.5垧,平均每户赎地14垧;②清理旧租旧债,有372户农民得到退租粮9636石,钱887.124万元;③稳定租佃关系,县里规定佃期为5—6年,最少3年。④减轻地租,结束高利剥削。

  1944年11月——1946年春为巩固阶段,县政府颁布了《减租交租暂行条例》以法定的形式使“减租减息”成果巩固下来。

  经过这次运动,土地占有发生了很大变化,地主的约一半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自耕农数量增加了,土地由高度集中逐渐向分散经营过渡,全县作为典型调查的地主有21户,原有土地5858垧,“减租减息”后拥有土地3122垧,减少46.87%。

  二、土地改革  

  保德的“土地改革”,是在“减租减息”、“回赎土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晋绥边区的“土改”重点县。

  1946年5月中央发出“五四指示”后,群众运动蓬勃兴起,11月各村相继成立了“农会”、“贫农团”。“农会”发号施令,成为一时的权力组织。“农会”领导广大穷苦农民对地主、富农展开斗争,开诉苦会、斗争会,平分他们的财产和土地。

  1947年3月,中央从延安派来廖鲁言、于光远10人的土改工作团,在新畦村展开了土地改革试点工作。10月10日,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后,中共晋绥分局派了以杜心源为团长的土改工作团来保德扒楼沟村进行土改,实际上带动和领导了全县的土改运动。运动展开后,特别是到11月,犯了较为严重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是:一、有打死人现象,二、扩大了斗争范围,伤害了中农利益。12月,毛泽东主席批评晋绥土改中的“左”倾错误后,保德也开始了“纠偏”工作,逐步贯彻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贯彻了有领导地放手发动群众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

  按照“土地法大纲”规定,农会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但留给其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定数量的土地。

  全县共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及公庙地45075.24亩,然后按人口、劳力、现有土地的多少,平均分配。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1948年,县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肯定了土地所有权。

  土地改革后,虽然消灭了封建制度,但农业仍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

  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保德在1944年有了变工互助组织,其后每年均有发展。到1950年,参加变工组的户有2447户,占全县总户数的21%。到1951年,全县有32个常年互助组,176个季节性变工组,1073个临时变工组。1952年互助组达到2579个。分为两种类型:①小型灵活的季节性互助组(包括伙牛变工)。②常年定型互助组。对象固定,有计划,有清工、记工制度。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集体所有  

  1、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早在1944年,本县就出现了少数以土地入股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改中解散了。

  1951年春,保德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试办了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计有:牧塔陈青旺社,大塔铺韩双喜社,刘家洼刘根正社,党家里党有洞社,大塔高世斗、高支同社,杨家沟张青贤社、庙沟杨兔奴社、南峁王大保社。

  1952年,全县掀起第一个农业合作化高潮,全县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19个,但县里只批准33个,参加户256户,1119人,劳力387个,耕地14666亩。未批准的初级社还有86个。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修改后正式发表,推动了互助合作的发展,但是,个别地方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3月,党中央指出,“必须纠正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正在滋长着的急躁冒进倾向。”根据这个指示精神,本县将是年春的62个初级社纠正了16个,只承认46个,参加户数为718户。

  1954年,本县掀起了第二个农业合作化高潮,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为147个,参加户数3874户。

  1955年12月,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为331个,参加户数12740户,占总农户的92%。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

  初级社的土地、耕畜等生产资料仍为社员私有,经营方式是:土地入社由社统一经营,但可留20%的自留地,个别特殊户,可留30%。土地参加分配,有两种形式:①以地评产,每石产量上,由社交地租三斗五升,固定不变;②在农业纯收入内,地分38%,劳分57%。

  2、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1月,有117个办得较好的初级社,经县政府审查批准,转为高级社。到秋后,共建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87个,全县14601户农户中,有14550户加入了高级社,入社农户占到总农户的99.3%。从此,胜利地完成本县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

  高级社内土地、牲畜、大农具等生产资料为劳动者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社员劳动所得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劳动管理形式有“评工评分”、“定额计酬”、“三包一奖四固定”等。

  3、农村人民公社

  1958年,暖泉乡8个农业社合为一个人民公社;青草沟、石塘两个乡26个农业社合为一个人民公社;林遮峪乡15个农业社合为一个人民公社。

  接着县里组织了人民公社筹备委员会,正式组建了5个人民公社,即:贾家峁公社、东关公社、桥头公社、扒楼沟公社、林遮峪公社。共辖218个生产队,615个生产小队。从此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后几经调整、增设,到1962年,全县成为20个公社。

  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设生产队。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0年后,全县调整了核算单位,对公社化时期所作的“平调”作了退赔,又给社员留了“自留地”、“自留树”、“自留羊”,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

  在1966年以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强调以大队乃至以公社进行核算;强调集体经营生产,批判个人经营;强调以思想表现为评工计酬的首要依据的“大寨分工”,否定“定额计酬”。

  4、农业生产责任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1980年,全县有阳市坪、石塘等32个核算单位建立了以“分组作业、联产计酬”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1981年,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责任制的有13个核算单位;实行“包产到组”责任制的有64个核算单位;实行“包干到户(也叫大包干)”责任制的有676个核算单位。

  1983年,全县748个核算单位全部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具体做法:

  ①土地分配。一般实行“两田制”即“口粮田”和“责任田”。“口粮田”按人分配,“责任田”按劳分配,合理定产。

  ②牧畜作价卖给社员,分期付款。

  ③大型农机具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仍归集体所有,承包到户。小型农具作价卖给社员。

  ④成片林、果园按林业政策确定归属。集体森林承包给个人。

  ⑤水利设施,集体统一管理。小型项目承包到户。

  ⑥农业税、民办教师工资、优抚款、养路费、五保户补助费、大队办公费、干部补贴费统一以人口摊派。

  ⑦把多年的荒坡荒沟以小流域为单元承包到户,由农民个人治理经营。

  责任制把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体现了农民对土地责、权、利的统一。

  责任制为商品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整个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1983年,全县有“专业户”、“重点户”4410户。

  实行责任制后,群众多年来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三节  分  配  

  一、收益分配  

  收益分配,是将全年的农、林、牧、副各业收入之和作为总收入。在总收入内,减去国税、生产费、管理费、公积金、公益金便是可分配部分。将可分配部分用社员实做工(包括义务工和队干部补贴工)去平均,则是每一个劳动日的所得工资。

  二、集体粮食分配  

  粮食分配,是在集体年总产量内,减去当年种子、饲料、集体储备粮、国家征购粮,则为可分配部分。再将可分配部分,以人劳比例进行分配,一般是先保证以人平均的“基本口粮”,约在260斤至300斤之间,其余部分按劳动日平均,每个劳动日所得粮叫“工分粮”。

  第二章  农业生产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一、复播  

  本县传统的耕作制度基本是一年一熟制。习惯于广种薄收,土地生产率低。有的地块开垦以后白茬下种,遇到灾年便撂荒弃耕。由此,本县耕植指数很低,灌溉条件好的地方,仅有很少的回茬作物。1949年以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复播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指数不断提高。

  本县的复播方式有七种。

  ①小麦为上茬,谷子为下茬,单作接茬或套种接茬。

  ②大麦为上茬,谷子为下茬,单作接茬。

  ③大麦为上茬,蔬菜为下茬,移栽种植。

  ④夏山药为上茬,白菜为下茬,单作接茬。

  ⑤菠菜为上茬,菜豆为下茬,套种接茬。

  ⑥小麦为上茬,蔓菁为下茬,单作接茬。

  ⑦白菜为上茬,玉米为下茬,套种接茬。

  二、间作  

  本县间作种植由来已久,类型很多,一般是,高粱带大豆,大豆带黄芥,谷子带小豆,谷子带高粱,谷子带黄芥,糜子带绿豆,山药带小豆,荞麦带糜子,荞麦带菜等,间作混种,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与土地资源,增强了作物群体的抗逆能力。

  三、套种  

  本县历史上无套种习惯。五十年代曾推行过玉米与大豆隔行套种,因不便管理,已不采用。1973年,桥头大队将豌豆与玉米“二八”套种,亩产超双千斤,春白菜套种玉米,复播秋白菜,粮食亩产超千斤,蔬菜亩产超万斤。沿黄河岸边的一些村庄,在水浇地里试行过山药与玉米带状复播。由于生产条件限制,直到1983年,套种仍没有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开来。

  四、轮作  

  本县轮作制度为软硬茬交替,隔年种植制,可分为三个类型:主要是糜子——山药——谷子,其次是高粱间大豆——糜子——山药,胡麻——黄豆。

  由于水浇地面积小,又多种植蔬菜,倒茬受到限制,蔬菜作物不得不连作。本县没有粮、肥轮作的习惯。

  第二节  作物品种  

  本县农作物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92%,经济作物仅占2.5%,其它作物占5.5%,粮食作物中以谷子、糜黍、山药、大豆为本县四大优势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70%,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2%。

  一、粮食作物  

  本县境内由于地貌差异,农业小气候比较明显,粮食作物种类繁多,为典型的杂粮产区。

  本县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

  谷子:武安谷、鹿角白、压塌车、槐量谷、原平红谷、张龙3号,新繁峙黄、小黄谷子,沁州黄、承农2号、刀把齐、马敬红、繁峙黄、大同白谷6号、齐头黄、白流沙、红旗1号、延安谷、狼尾巴、毛谷、桥谷8号、磨里谷、龙爪谷、太谷512、里支谷、585。

  武安谷、承农2号、桥谷8号、585、红旗1号、繁峙黄表现较好。

  桥谷8号是本县桥头村科研组于1970年从大寨谷中选育而成的。

  1949年——1952年,谷子种植最大面积为15万亩以上,1983年减到55558亩。

  糜黍:本地白黍子、黄萝黍、竹糜、大红糜、黑黍子、一点红、灰黍子、南繁糜、牛730—6、峪杂一号、准旗大红糜、紫杆大黄糜、大黄糜、大红糜、小黄糜、小红糜、紫秸杆糜。

  本地大黄糜,南繁糜,准旗大红糜,紫秸杆糜表现较好。

  糜黍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7.5万亩左右。

  山药:东北白、圆叶青、宁紫7号、沙杂15号、克疫、里外黄、男爵、紫山药。

  东北白山药和圆叶青山药表现较好。

  东北白山药来源于东北 ,本县在种植过程中连年选育而成。

  生育期11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株高65公分,叶片肥厚呈马耳形,幼苗深绿色,花为白色,块茎长圆形,薯块大而整齐,表面光滑,茎眼稀,结薯率3——5个,出粉率13%左右。

  一般旱作亩产2000——3000斤,永泉村种植一亩,亩产高达10600斤,单苗最高产5.2斤。本县均可种植。

  红薯:郑州红、胜利号、徐薯18。

  红薯于1954年引入保德县。

  1949年以来,薯类种植面积一直在3.2万亩——5.2万亩之间波动,1980年以后,扩大到7万亩以上。

  大豆:主要有各种颜色的农家小黑豆,部分地区有晋豆1号和晋豆84。

  1949——1956年,大豆种植面积一直在9万亩以上,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人们越来越注重单产高的作物,黑豆面积逐年减少,1965年以后,稳定在6万亩左右。

  随着经济渠道的疏通,黑豆价格上升,1982年以来又扩大到8万亩左右。

  春小麦:忻春矮2号、京甘127、本地红皮麦、科春4号、京红5号、科春14号、甘麦8号、叶考拉。

  冬小麦:本地红皮麦、旱选10号、农大139、晋农3号。

  1949年全县种植小麦79126亩。由于本县冬季气温低下,冬小麦不能安全越冬,春季干燥雨少,春小麦不能适时下种,同时,由于粮食市场放宽,农民可用豆类换或议价买回小麦面粉,所以,小麦播种量逐渐缩小,1983年仅种植200亩。

  高粱:西藏高粱、忻杂7号、丰收25号,千斤红、三尺三、檬眼软高粱、晋杂5号、忻杂52号、忻县高粱、原杂12号、忻杂202号、牛尾巴、忻杂80号。

  高粱种植面积,1952年前在3万亩左右,1953年以后稳定在1万亩左右。

  玉米:中单2号、忻黄单43号、白单4号、忻黄单22号、忻黄单9号、忻黄单45号、小玉米。

  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在0.5——1万亩之间波动。

  还有:荞麦、莜麦、豌豆、豇豆、绿豆、小豆、扁豆、刀豆、芸豆、蚕豆等。

  二、油料作物  

  从1949年到1968年,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万亩以上。1983年为12165亩。包括胡麻、黄芥、芝麻、蓖麻、葵花,以胡麻为主。

  黄芥主要与黑豆、谷子间作,芝麻仅在沟谷两侧卵石含量多的地块上种植,间或一年便为空白。蓖麻只在地边头或村舍周围种植,面积不大。葵花也没有大面积种植。

  三、蔬菜作物  

  萝卜:有黄、红、白之分。黄萝卜又叫胡萝卜,全县均有种植,多与西瓜间作。红萝卜也叫水萝卜,春季下种、收获。秋季也有种植,但面积少于春种面积。多做酱菜。白萝卜秋天收获,以“露八分”为最佳。多做酱菜。籽名莱菔籽,入药。

  蔓菁:腌制酸菜下饭。遇灾年,直接煮食。

  甘蓝:种植不广,做酱菜。

  玉蔓菁:七十年代末从岢岚引进,小有种植,腌制酸菜。

  洋芋: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2——3年,为缺水地区的主要蔬菜,作为酸菜食用。

  菠菜:上市最早的蔬菜,清明前后即有出卖。从前菜农多提前下种,用马粪苫盖防冻,现多用地膜覆盖。

  韭菜:清明节前后即可上市。

  芹菜:种植不广。

  白菜:白菜又有小白菜和黄芽白之分。既可鲜食,也可腌制食用。为全县最主要的蔬菜。

  茴子白:是一种大众化蔬菜,多鲜食,但本县种植不多。多由府谷、五寨、太原等地输入。

  菜豆:俗称红豆,也是本县的一种大众化蔬菜。多烩菜。

  西红柿:农村种植不多,县城则为主要蔬菜。

  茄子:是本县秋天主要蔬菜,种植普遍,产量较高。

  青椒:种植不多。

  辣椒:种植广泛,为本县的主要调味品,应用范围仅次于食盐。

  倭瓜、南瓜、西葫芦:为农村大宗蔬菜,可从当年夏季,吃到来年春季。既可作为主食蒸吃,也可做菜。

  黄瓜:大众化蔬菜,多鲜食。

  冬瓜:种植不广。

  西瓜、甜瓜:普遍种植、经济价值较高,是农民的一项很好的副业收入。

  还有大葱、葱头、蒜、芫荽、莴苣、芥菜、甜菜、黄花菜等。

  四、其他经济作物  

  棉花:清康熙年间引入,不久停种。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县仅种棉花20亩,1943年后大量播种,种植面积最多达2万多亩。1977年以后全县停种。

  烟、麻种植面积不大。

  第三节  栽培技术  

  一、耕作方法  

  本县一直采用的是平翻耕作法,一牛一犁,有“一步八犁五寸深”之说。这种耕作方法创造了平坦、清洁的土壤表面状态和土虚不实的耕层构造,翻地彻底,便于掩埋有机体、残茬及杂草种子、病菌、害虫;耕层疏松,能容纳大量雨水。但这种耕作方法受旧有农具的限制,耕层浅,耐旱、耐涝能力差,耕后须进行一系列的表土作业,创造疏松的耕层以贮水和干土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这种耕作采用的是耩犁,犁沟是三角形,在底土形成小波浪式的犁底层,不利于贮水保墒。

  表土作业有打坷拉、耱、压、中耕。打坷拉在耕后进行,主要作用是平整土地,便于播种。耱:常在打土坷拉后进行,主要是平地、碎土、轻度镇压。

  压:主要在耧播后进行,顺播种沟用碌磴镇压,以减少大孔隙,使种子与土壤接触。

  中耕:主要是锄草,疏松表土。

  二、种植密度  

  谷子每亩6000——10000株,小麦20万株,糜子1万株,豌豆5万株,大豆6500株,高粱4000株,玉米2400株,山药4000株,蓖麻1500株,葵花3000株,芝麻1万株。

  三、播种日期  

  冬麦:九月十七日至九月三十日。

  春麦:三月二十五日左右。

  大麦: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初。

  荞麦:七月十五日左右。

  豌豆:三月三十日至四月十四日。

  黄豆:四月四日至五月二十五日。

  绿豆: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一日。

  谷子:五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二十五日。

  玉米:四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五日。

  山药:四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五日。

  糜黍:六月五日至六月十六日。

  高粱:四月十日至四月三十日。

  四、田间管理  

  1、施肥  历史上只用农家肥作底肥,很少施追肥。极少数人家用油饼和黑豆(经沤制)作追肥。现在肥料结构有所变化,化学肥料占很大比例,一般用碳酸氢铵作底肥,硝酸铵和尿素作追肥,但不习惯使用磷肥。

  农家肥的种类,主要有人粪尿、家畜家禽肥、灰烬肥等。群众也有刮塄铲畔、采挖垃圾肥的习惯。

  农家肥的用量,1949年前无统计,1949年后亩施肥逐年增加,1951年亩施肥6担,1983年亩施肥16担。

  本县于1953年开始使用化肥。五十年代主要使用硫酸铵,群众叫“肥田粉”。七十年代后,以碳酸氢铵为主,兼用尿素。1983年引进二铵钾肥和氮磷复合肥料。磷肥于1977年引进,当时人们对磷肥作用认识不够,全县使用面积很少,1982年经培训农民技术员和大张旗鼓宣传,才逐渐推广开来。1983年使用量已达331吨。

  硫酸铵、碳酸氢铵由1953年814吨增加到1962年的4790吨,亩均25斤,为全县粮食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起了推动作用。

  经过多年的科学试验和实践,化肥的使用正逐步向合理化、科学化以及经济有效的方向发展,农民基本了解了豆类作物喜磷,禾本科作物喜氮的特性和本县土壤缺磷少氮的共性。在用量上,一般亩施30——50斤,在用法上做到基肥、追肥的全面配合,采取沟施、穴施、深施、借雨追肥的方法。

  2、浇水  坡梁地无法浇水,概由天然降水供给。平地凡不能自流灌溉的,都不能适时浇水,原因是提灌造价昂贵。

  3、锄草  一般每年进行三次,第一次以间苗定苗为主,第二次结合中耕进行,第三次以锄草为主,防止落下草籽,也有不少豆田只锄一次。

  第四节  植物保护  

  本县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很多,分布较广,危害较大。据记载,历史上危害严重的年份有嘉靖16年、万历6年和13年。1949年以来,病虫害屡有发生。五十年代甚为严重,山药晚疫病、禾谷类螟虫、麦类黑穗病,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60%,1951年,沿黄河枣区普遍发生枣粘虫,神山、林遮峪村的红枣颗粒无收。1954年,虫害大暴发,种类多,持续时间长,危害面积大。蚜虫、钻心虫、菜青虫、枣步曲危害面积多达12339亩。1960年,虫害再次大暴发,发生面积为136469亩,占耕地面积的26.6%,1982年草地螟大量发生。

  1949年以来,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同病虫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规模最大的是1960年,9个公社建立了病虫害防治指挥部,201个管理区建立了指挥组,516个队组织了12——15人的专业队。全县设立了9个情报点、202个情报哨、4个测报站。根据全县自然环境划分了3个联防区:沿河一带主要以除蔬菜、果树病虫害为主;中部联防区以除棉花、高粱、小麦、玉米病虫害为主;东部联防区以除山药、糜谷、油料等病虫害为主。共组织了三个“战役”:①刨根茬33909亩,烧根茬847万斤。为果树涂白17644株;喷药3050株,刮皮13138株。②防治地下害虫133465亩,温汤浸种193350亩。③灭鼠74520只,防治农作物病虫害136469亩。

  随着新农药的使用,病虫害发生面积逐渐减少,有些病虫害再未造成危害。

  一、农作物病虫害种类  

  麦类病害有小麦黑穗病、根腐病、黄矮病、锈病、白粉病、大麦黑穗病。虫害有麦杆蝇、蚜虫等。

  禾谷类病害有谷子白发病、黑穗病、谷子红叶病、玉米黑粉病、高粱黑穗病、黍黑穗病。虫害有粟灰螟、粘虫、玉米螟、高粱蚜虫等。

  薯类(山药)病害有:晚疫病、环腐病、退化病、黑茎病。虫害主要是二十八星瓢虫。

  豆类虫害有大豆食心虫、豌豆粘虫、豌豆潜叶蝇、豌豆蟓。

  蔬菜病害有白菜软腐病。虫害有菜青虫、蚜虫、根蛆。

  烟草主要是蚜虫危害。

  油料主要是蚜虫危害。

  各种农作物的共同地下害虫是: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

  危害农作物的山害有野兔、野鼠、鼢鼠、五道眉鼠。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  

  1、麦类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五十年代用温汤浸种法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用赛力散拌种防治。

  这两种病害相沿已久,但危害较小,1960年发生面积为3457亩,七十年代偶有零星植株发生。

  2、谷子白发病:群众称“看谷佬”。五十年代轮作倒茬搞得好,发病率低。七十年代由于强调多种高产作物,轮作年限短,致使发病率普遍增高,占谷田的10——15%,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后,逐步恢复了传统的轮作倒茬制度,发病率明显减少。本病的防治方法除倒茬外,还应经常调换品种,及时拔除田间病株。

  3、谷子黑穗病:历史上发病率低,危害小。七十年代初引进磨里谷后,全县发生大面积黑穗病。随着磨里谷种植面积的减少,发病率相应下降。传统的防治方法是:选择无病单株,

  留作种子,温汤浸种。1983年用“禾穗安”拌种,防治效果达90%以上。

  4、粟灰螟:群众叫“旋谷虫”。为全县多发性害虫。虫害发生后,苗期导致缺苗断垄,成熟前易造成倒伏。1960年发生67732亩,1977年遍及全县,倒折率达20%左右。传统的防治方法是烧谷茬,拔除枯心苗。五十年代以来用“六六六”粉喷洒和拌种。

  5、玉米黑粉病:群众叫“霉玉米”。本病发病率较高。1983年后芦子沟大队发病率达40%。防治方法是:发现病瘤立即摘除;与其它作物实行三年轮作。

  6、玉米螟: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发病率达20%左右。七十年代后期,发病率有所减少。传统防治方法是:春秋两季将秸杆、穗轴沤粪或烧毁,以消灭越冬幼虫。五十年代以来用“六六六”药液喷洒心叶。但由于不能及时地、全面地喷洒,发病率仍达10%。

  7、高粱黑穗病(包括散黑穗病、坚黑穗病、丝黑穗病):历史上,这种病的发病率较低。1982年,王家滩和马家滩村严重发生。传统的防治方法是拔除病株。1982年开始用“禾穗安”拌种,防治效果达90%以上。

  8、高粱蚜虫:群众叫“油旱”,每年均有发生,只是程度不同。1949年前人们用烟草水防治,六十年代后用“乐果”乳剂喷洒。

  9、薯类病害:山药环腐病、黑茎病、软腐病、晚疫病、退化病对山药的产量、稳定种性影响很大。环腐、黑茎使山药植株矮小、皱缩、块茎小而易烂。传统防治方法是:引种、换种、播种前过“三关”,即:出窖关、春化关、种子剔除关。五十年代开始用“硫酸铜”溶液防治晚疫病。1979年以后,大量种植抗病、抗退化的“东北白”山药,这几种病害的发病率显著下降。

  10、地下害虫:①蝼蛄:多发生在河流两侧的蔬菜地上,沿黄河岸的沙壤土中也多发生。传统的防治方法是挖窝消灭。1949年以来用“六六六”粉防治。播前将“六六六”粉撒在地里,翻入土中;或将麦麸、秕谷、油饼炒香,与“六六六”拌匀做成毒饵,撒入田里诱杀。但无综合防治措施。

  ②蛴螬:喜欢潮湿、猪马粪,多发生在菜园、山药地里。防治方法是:春耕或秋耕时,跟犁捡拾,撒施“六六六”粉。这种害虫没有造成严重危害。

  11、山害:鼢鼠,捕捉、毒饵诱杀。五道眉鼠,只有毒饵诱杀。

  五十年代鼠害大面积发生,县、乡政府发动群众捕杀,仅1960年就消灭鼢鼠51234只,五道眉鼠4242只,其它鼠19046只。七十年代以来,鼠害猖獗,毒饵诱杀效率很低,危害严重。

  野兔:近年危害严重,无得力措施防治。

  三、农药的应用  

  1949年前只用“红矾”、“黑矾”。五十年代始用“六六六”、“滴滴涕”、“硫酸铜”、“赛力散”、“石灰硫磺合剂”、“棉蚜皂”。七十年代用“敌敌畏”、“敌百虫”、“乐果”、“1605”、“3911”、“1059”、“磷化锌”。八十年代加用“禾穗安”、“瑞毒霉”、“锌硫磷”。随着农药的更新换代,“六六六”、“滴滴涕”逐渐淘汰。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引进“矮状素”、“增产灵”、“石油助长剂”、“三十烷醇”等生长激素,用于农作物栽培。

  除草剂如西马津等几经试验,效果不佳,经济成本高,尚未推广。

  第三章  水利水保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保德境内,大部分面积为第四纪沉积物——黄土所覆盖。这种黄土有机质极少,结构疏松,保水能力差,抗旱性能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加之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形成了十年九旱的特点。

  地形东高西低,坡陡沟深,植被稀少。河床纵比降大,加之暴雨集中洪水来势猛,水流急,有雨则发生洪灾。

  保德全境平地鲜少,坡地居多,地高水低,水利事业不易发展。

  尽管自然条件差,保德人民却有与自然作斗争的光荣历史。历史上对水利事业的开发和利用究竟始于何时是无法查考的,但民间很早就知道掘地为井,临河垒堰,变旱地为水地。

  从清朝到民国末年,有少数人自发兴办了一些较大的水利工程,但基本上都失败了。

  科局村人徐开疆于清乾隆十四年在村前二浪头河改河坝地6亩,后人继之又垒堰垫地,发展为10亩。但终被洪水冲毁。

  花园村人李大汉,出于护村坝地之目的,于民国三年(1914年)动工,费6年之筹劳,耗银7000两 ,在朱家川河口,雇葭县石匠,凿石改河,筑坝3次,工程告竣,旋即被洪水冲毁。李大汉气得双目失明。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保德县长王泰逢征集民夫千人背石头至县城,在城内修筑蓄水120立方米的容水池一个,但因一无水源,二无法解决防渗问题,结果是劳民伤财,徒落骂名。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晋绥边区兴办水利条例颁布后,本县三区区委书记冯太春领导神山、后冯家川、王家、冯家川四个村的群众搞了一项引黄工程,预计可浇地1000亩。经过四个月的紧张施工,开渠2000米之多。适逢黄河河床改道,工程半途而废。后又领导后冯家川和冯家川两村群众从武家沟河上开渠引水,共开渠1000米,自然灌溉滩地200余亩,一时传为美谈。

  到1949年,全县仅有水浇地2589亩。有水井112眼,可浇地895亩;其余为小河小水自流灌溉面积,达1689亩。水浇地面积仅占到总耕地面积的0.59 %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在水利建设上,贯彻执行了“防止水患,兴修水利,以达到大量发展生产之目的”的方针,农村广泛开展了打井、开渠、引泉、修地的群众运动,同时增加了吊杆、辘轳等提水工具。到1952年底,全县共有水井232眼,水浇地达2888亩。

  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水利建设上贯彻执行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依靠互助合作组织,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性小型水利”以及“民办公助,社办为主”的方针,在打井、开渠、修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修建小型水库的项目。1953年暖泉村兴建了本县第一个小型水利工程——桥式水库“抗旱桥”。可蓄水2万立方米,浇地40亩,获得国务院奖旗一面。

  提水工具也较前大大发展了一步,全县普遍推广使用解放式水车。

  这五年中,水井又增加了100多眼,水地面积达8184亩。国家投资7.21万元,平均发展1亩水地,投资12元多。

  1958年以来,全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工农业生产掀起“大跃进”浪潮,兴办水利工程的热潮也随之产生,其特点是:工程上得多,摊子铺得大,形式轰轰烈烈,效益不高,全县兴建小型水库两座——暖泉集泉库和东关梅花沟水库,现已报废。

  1960年,国家处于经济上的暂时困难时期,在水利建设上,提出了“巩固提高,加强管理,积极配套,重点新建,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的方针”。

  这一时期,国家投资58.72万元,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加了8倍还多,可是经济效果和灌溉效益显著下降。平均每发展1亩水地,国家投资78元多。

  从1963年到1965年,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总方针指导下,全县水利建设贯彻执行了“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水浇地落实为6197亩。这三年,国家投资为60.51万元。

  这一阶段,全县机电排灌事业蓬勃发展,到1965年底,全县排灌机械增加到52台/801马力。兴建小型机电灌站52处,配套机电井2眼,总装机发展到29马力,提灌面积达到1500亩,占全县水浇地的60%。

  1966年以后,水利建设处于停顿状态,原有工程设施也遭到破坏。1970年后,县里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定为“农业学大寨”的内容之一,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口号与任务,致使破坏失修的工程尚未修复配套,新工程也长期不能受益。到1976年这十年间,总的情况是花钱多,办事少。

  从1976年到1978年,国家投资总额达到200万元,而水地总共达到2.8705万亩。每修1亩水地,国家需投资300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水利工作的重点,由建设转移到管理上来,加强现有工程的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工程设施的能力。

  从1949年到1979年这30年中,国家为保德水利投资达1128.68万元,保德人民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共建成防洪、灌溉、抗旱等各种小型水利设施2600处。计有:

  水库7座,总库容527万立方米,可浇地800亩。

  机电灌站522处,总装机1.5635万马力,灌溉面积达2.7085万亩。

  配套使用的机电井124眼(其中深井9眼),总装机为1338马力。灌溉面积达3400亩。

  防渗渠道330条,长达68.52公里。

  塘坝162处,可蓄水4.68万立方米。

  挖泉截流工程4处。

  在黄河岸边筑堤19.88公里,保护面积达9624亩。

  喷灌20处,灌溉面积400亩。

  截至1981年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90876万亩。按全县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可达近3分。

  同时还解决了121个自然村3.26万口人和26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30年来,保德在水利建设中共动用土、石方2000多万立方米,用工600余万个。工程量之大,人民之劳苦实为史无前例。

  第二节  水利工程  

  一、蓄水工程  

  本县在1953年以前没有蓄水工程。1953年暖泉村修建了第一座桥式水库。1958年在其上游又修建了一座小水库,名为集泉库。1960年由县水利科设计修了第三座水库——梅花沟水库。库容约4万立方米,但因泥沙淤积,不久废弃。

  至1979年底,全县先后兴建了水库60座,总库容约120多万立方米,现在大部分已淤成坝地。仅留水库7座,其中小一型4座,小二型3座,总库容为47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4.2万立方米。可控制流域面积56平方公里,共可实灌溉农田800亩。有288亩水库水面。

  1、王家水库  位于贾家峁乡王家村附近,属小一型水库。该库由省水保所设计。控制流域面积3.56平方公里,总库容151.5万立方米。1970年10月动工,1971年7月竣工,共投资2万元,投工9万个,完成工程量18万立方米。坝高32.2米,长135米。溢洪道长60米,宽6.5米,高5米,最大泄量109立方米/秒,放水涵洞最大泄量3立方米/秒。

  该库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养鱼,可浇地100亩。是全县第一个水坠坝库。

  2、梁家村水库  位于贾家峁乡梁家村附近。属小型水库。该库由省水保所设计,可控制流域面积6.36平方公里,总库容133万立方米。1970年10月动工,1971年7月竣工。共投资2万元,投工6万个,完成工程量12万立方米。大坝也是用水力冲填工艺修筑的。

  水库坝高31.5米,长96米。溢洪道长30米,宽8米,高4米,最大泄量为95.7立方米/秒。放水涵洞最大泄量为3立方米/秒。该库以拦洪为主。可浇地200亩,已受益30亩。

  3、赵家沟水库    位于贾家峁乡赵家沟村附近。属小一型库。该库由当地群众自行设计,控制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总库容106万立方米。1970年7月动工,1971年7月竣工,国家投资1万元,完成工程量18万立方米。坝高32米,长120米。溢洪道长320米,宽2米,高2.5米。最大泄量为37.8立方米/秒,放水涵洞最大泄量为4立方米/秒。

  该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50亩,实际效益70亩。

  4、赵家寨水库  位于义门镇赵家寨村附近,属小二型水库。该库由当地群众自行设计,可控制流域面积1.52平方公里,总库容53万立方米。1974年1月动工,1975年6月竣工,国家投资2万元,投工4万个,完成工程量8万多立方米。

  坝高26.4米,长75米。溢洪道长70米,宽6.35米,高1.78米。最大泄量22立方米/秒。该库灌溉面积达190亩。唯大坝质量较差,下游坝坡渗水严重,大坝高度不足。

  5、荣家沟水库  位于贾家峁乡荣家沟村附近,属小二型库。该库由当地群众自行设计,于1971年春动工,10月竣工。投资1万元,投工2万个,完成工程量4万立方米。坝高17米,长54米。涵洞式洪道由青石砌成。长50米,宽1.75米,高1.3米,最大泄量为7立方米/秒。

  该库可控制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总库容25.5万立方米,可灌溉300亩,已受益154亩。

  6、雷力峁水库  位于贾家峁村的雷力峁沟,属小二型小库。由当地群众自己设计,于1970年10月动工,1971年6月竣工,投资1万元,投工2万个,完成工程量4万立方米。坝高16.9米,长68米。溢洪道长70米,宽2米,高3米,最大泄量为12.7立方米/秒。

  该工程可控制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总库容2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能力300亩,已受益81亩。

  以上6座坝都建在黄石崖流域,对保护天桥水电厂起了很大作用,国家每年用于水库的加固投资约3万余元。但如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就会严重威胁天桥水电厂的安全。

  7、腰庄水库  位于腰庄村附近,属小一型库。由当地群众自己设计。可控流域面积28.7平方公里,总库容102.7万立方米,1978年3月动工,1978年6月竣工。国家投资5万元,投工5万个,完成工程量10万多立方米。坝高32.1米,长93米。溢洪道长100米,宽12米,高4米,最大泄量为202立方米/秒。涵洞最大泄量为4立方米/秒。

  该坝设计灌溉面积700亩,已受益350亩。

  该坝建在县化肥厂上游,坝体高度不足,质量不好,对化肥厂的威胁较大。

  二、提水工程  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本县的灌溉作业,主要以提水为主。1957年试办配套机井3眼,装机15马力,浇地30亩。1963年由包头买回拖轮1只,配备3只小木船组成流动排灌站,提黄河水,为沿岸20多个村庄浇地,深受群众欢迎。1964年以后,机井得到迅速发展。到1965年全县总装机达52台/801马力,浇地面积1500亩。1978年底全县建成小型机电灌站56处,机电井8眼,总装机达103台/1048马力。提灌面积达1746亩。

  1970年以后,全县提灌事业迅速发展。从1970年6月至1971年先后上马兴建两处中型电灌站(天桥电灌站和东关电灌站),一处小型电灌站(故城电灌站)。至1972年底,全县小型电灌站发展为250处,装机250台/7100千瓦,浇地1万亩。机灌站27处,装机130台/591马力,浇地1200亩。

  1970年到1979年本县提灌事业发展很快。共建成200米——300米扬程的电灌站253处、机灌站269处、打深井(200米以上)11眼。

  截至1979年底统计,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机电灌站522处,装机115635马力。配套机电井124眼,装机1838马力。全县排灌机械保有量为990台/1897马力。提水灌溉面积2.7085万亩。约占全县水浇地面积的98%。

  尽管建立了相当规模的设施,但利用率很低。1979年全年灌溉用电541万度,实浇地2.7万亩,每马力平均浇地2.2亩。

  两处中型电灌站,设计灌溉面积5万余亩,实际受益面积仅有5千余亩,仅占设计能力的10%。

  天桥电灌站,水费昂贵,群众不愿意用水;东关电灌站,基本报废。

  1、天桥电灌站。位于天桥村,距天桥水电厂48公里处。1970年6月15日动工,1975年3月2日配套完工,总投资180万元,投工50万个,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50万立方米。

  工程总规模为6级13站,30个流动站。总扬程278.4米,总装机43台/2564.3千瓦,从黄河取水,提水量为0.68立方米/秒。

  干渠全长6500米,分为南北中3条扬水线。南干渠为5级升高,中干渠为6级升高,北干渠为3级升高。

  受益范围为保德县义门镇的12个村和河曲县新窑乡的6个村。设计灌溉面积为2.0387万亩。实际效益远远不及设计能力。

  2、东关电灌站。位于马家滩村。设计规模为8级16站,总扬程342.9米。装机40台/4545千瓦。

  从黄河取水,提水量为1.1立方米/秒。干渠全长27公里,分东西两条干线。灌溉面积,包括东关、杨家湾、桥头、腰庄4个乡镇所属50个村的3.3万亩土地。

  1971年1月动工,到1979年只完成5级以下工程6级以上部分工程。装机39台/2732马力。完成土石方工程量9877万立方米,投工103万个,国家投资350万元。实际灌溉能力差,基本报废。

  3、故城电灌站。位于杨家湾乡故城村钓鱼台遗址附近。1971年动工兴建,1972年5月配套竣工。国家投资4.22万元。

  该站规模为4级5站,黄河取水。总扬程177米,总装机5台/120千瓦,灌溉面积为故城全村的336亩土地。

  4、机电井。钻井队成立于1972年至1979年,有干部4人,职工43人,其中有技工10人。另有合同工29人,共有干部职工76人。

  设备有:汽车2辆、拖拉机1台、空压机3部、冲击钻机2台、四转式钻机2台。

  从1972年到1979年的七年中,共打机电井124眼,总装机284台/1838马力。其中机井34眼,装机34台/450马力。电井90眼,装机94台/1388马力。井灌面积为3400多亩。

  这些井,一般深度为150米——200米。最大深度在300——500米。

  深井有11眼,装机10台/335马力。它们的分布情况是:东关镇1眼、铁匠铺3眼、化肥厂3眼、后芦子沟村2眼、暖泉村2眼。

  三、黄河治理工程  

  保德地处黄河中段,历史上河患无常,屡遭洪水袭击。新中国成立后,保德县委和县政府与比邻的陕西省府谷县委和县政府本着团结治水、协商治河的原则,对流经保德、府谷的黄河河段的建设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并列为水利建设的重点项目。

  1972年,保德县成立了治黄总指挥部,并组织了治理黄河河道规划勘测小组。1975年组建了治黄专业队。同时号召黄河东岸的5个乡镇11个村以办农场的形式,办好治黄专业队。

  至1979年,上起铁匠铺,下迄冯家川,共筑土、石堤坝14条,全长19.88公里。沿岸植树5万余株,国家共投资350万元。造地5246亩,保护村庄15个。县城也减少了威胁。

  四、喷灌工程  

  本县的喷灌事业,始于1974年,在后芦子沟试验后,推广于全县范围内的20个村,到1979年,喷灌面积达400亩。

  喷灌设施以固定式为主,移动式次之,半固定式再次之。

  喷灌事业一直处于试验阶段,由于设备价格昂贵,质量差,型号不统一,再加水源不足,所以基本没有推广开。

  五、改河坝地工程  

  从1950年到1979年,本县在改河造地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在朱家川、石塘河、小河沟河、腰庄河等河流上相继做了改河坝地工程6处,筑堤防1536米,淤地1500余亩。其中工程量大、反复较多、效益最好的是朱家川河口改道工程,即花园大坝工程。

  花园村居于朱家川河口入黄河的汇合部,相传汉朝薄太后被贬居于此处。该村屡遭洪水袭击,冲毁房屋。

  光绪十八年,保德州官王致和赠粮5000石,欲办改河工程,未果。后李大汉私人积资,兴办改河工程,终归失败。

  1945年3月16日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一区劳力1540人,调用全县石匠125人,正式在这里动工兴建花园人民渴望已久的改河坝地工程。

  共投资边币121.2921万元,粮食242石,投工1.18万个。用115天的时间筑拦水石坝1座。坝长162米,底宽12米,高11.6米。改河开山,动土石方10.05万立方米。但由于出水口窄,坝址位置正好与水劲垂直,加之坝体不固,不久便被洪水冲毁。

  1958年,党和政府再次组织花园人民重修此项工程,改变坝址,炸宽河口,一举成功,大坝屹立于今,保护了村庄,淤地1000余亩。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一、水土流失  

  本县原是一个森林茂盛的地方。在人和自然的斗争中,由于不能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盲目砍伐,使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严重,长期以来形成了童山秃岭、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在总耕地面积中,坡地占95%以上。每年约有490多万吨泥沙被洪水冲走。成为黄河中游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重点县。

  1、不断流失土地  由于植被少,坡度陡,暴雨集中,沟岸逐年扩张,梁峁边线不能升高,土地越切越碎,面积越来越少。

  黄河河道变化无常,沿岸常受其害,有大部分河滩地被水冲掉。

  2、土壤肥力减退  本县平均每年被洪水带走的土壤厚度约一厘米左右,每平方公里的土壤流失量约5千万吨。若按每吨土壤中含氮0.8——1.5公斤、磷1.5公斤、钾2公斤计算,全县每年有27万多吨肥料付之流水。

  3、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保德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其次是水灾。

  旱灾情况:

  据《晋西史料》记载,保德在隋唐两代的326年中,共发生大旱灾49次,平均每百年15次。清朝的268年中,共发生旱灾201次,其中大旱灾60多次,平均每百年23次。1949年以后,旱灾也屡有发生。

  二、综合治理  

  1952年,中央发出“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后,保德县的水保工作也随即开始了。

  从1952年到1966年,为第一个治理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是修梯田、打旱井,在小支沟中挖“卧牛坑”、“水簸箕”。在山坡上修梯田,治理速度慢,不能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

  从1969年至1977年,为第二治理阶段,大打人海战术,主攻方向放在闸大沟打大坝上,由于科学性不足,干了许多劳民伤财的蠢事。水土流失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1979年以后,本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到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根据中央提出“把西山黄土高原建成农牧业、林业基地”的战略方针,端正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方向,注重经济效益,注重科学技术,使水土保持回到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大搞综合治理的正确轨道。大力推广小流域综合、集中、连续治理的经验,收到了显著成效。

  在治理过程中,首先以小流域为单元,做到了合理布局。一般在梁峁顶部和陡坡上避风向阳处营造经济林,近村缓坡修水平梯田,并实施草田轮作,还林还草。

  适宜打坝的沟渠拦洪淤地,逐步达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

  其次,改进治理手段,提高施工效率。从前,主要手段是人力挖土,小平车运土。现在正逐步提高机械化程度,40台/3000马力推土机大部分用于水保建设,同时广泛采用了水力冲填和定向爆破等工艺。

  三、重点流域治理  

  小流域治理较好的有6个。即:澄草塔流域、腰庄河流域、梅花沟流域、黄石崖流域、大河沟流域、二里沟流域。

  这6个小流域,包括7个乡(镇)63个村,4684户,1.857万口人。干沟总长44.8公里,总流域面积20.4825万亩。

  1973年以来,在这6个流域内,修水库7座,淤地坝200座,发展沟坝地500亩,造林2万亩,种草5000亩,修水平梯田1000亩。总共治理面积为2600亩。

  四、水土保持效益  

  1949年以来,保德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在水土保持方面,虽然几经周折,但终究取得了重大成就。截至1981年实地调查:

  修水平梯田4.597033万亩。

  修沟坝地2339.32亩。

  修河滩地3891.92亩。

  以上三种地基本达到旱涝保收。

  种植牧草8364.61亩。

  营造水土保持林17.888533万亩。

  封山育林3.5万亩。

  筑淤地坝329条。

  全县有32.88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占应治理面积的26%。径流量减少35%,输沙量减少75%。

  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也逐渐提高。

  第四节  山区饮水

  本县水源不足,很多村庄人畜饮水成为最大困难。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解决山区人畜饮水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就土法上马,大规模打旱井,修旱池、造水窑,蓄水利用。人畜饮水困难开始得到缓和。

  1972年以来,加快了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一些严重缺水村庄的困难初步得到解决。

  一、缺水村庄

  本县的缺水村庄共144个,缺水人口3.65万口,缺水大畜4700头。

  饮水距离在10华里以上的有1个村,225口人。5——10华里的有9个村1655口人。3——5华里的有16个村,11149口人。其余为3华里以下。

  严重缺水的村庄有:

  郭家、岳家沟、路家村、贾家峁、张家峁、年延、白家、新庄子、大墩、金家沟、崔家、旺塔、苏家里、铨家坪、河湾、大塔铺、买子山、井儿洼、李家、首沟、新舍科、科局、阎家坪、王家坪、张家窑洼、银子塔、郝沟坪、孙家山、窑圪台、马蹄罕、王家里、王家沟、刘家沟、香草峁、青草沟、太平沟、梨树则、赵家山、桑林、则、袁家庄、郭偏梁、王偏梁、苇树局、头、秦家寨、傅家圪台、新畦、东山、北山、水源塔、杜家峁、马家峁、元家山、庙上、翟家塔、武家梁、西山头、神树梁、党家里、蒺莉坪、姚家、杏岭、北塔则、张家、杨家村、上赵家、中赵家、下赵家、南刘家、郭家梁、西曼里、沙塔、井油山、青菅圪、化岭塔。

  二、解决办法

  五十年代以前,这些缺水村庄的用水途径主要是积雨、积雪、拦洪和积冰。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打旱井蓄水,但大都漏水无用,唯有郝沟坪村、孙家山村搞得好,数量多,质量高,基本达到每户有1眼旱井,除满足人蓄饮用外,还可浇一小部分土地。

  1972年以后,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主要有打井、提水、蓄水、引水等办法。

  至1979年底,全县共有旱井、水窖、水窑670个;深井11眼,提水工程112处,装机112台11424马力;引水工程24处,铺设管道25.63公里。

  三、解决速度

  1972年解决4个村,1139口人。

  1973年解决48个村,1.2439万口人。

  1974年解决72个村,1.7003万口人。

  1975年解决99个村,2.3708万口人。

  1976年解决88个村,2.18万口人。

  1977年解决110个村,2.648万口人。

  1978年解决121个村,3.1981万口人。

  1979年解决124个村,3.34万口人。

本县的人畜饮水问题,虽然得到初步解决,但有些饮水工程还待完善和提高。有的村庄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四章  管理机构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

  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业管理机构几经分合,在分合过程中,机构增加,人员增多,其管理内容越来越细。

  一、行政机构

  1、农业委员会:成立于1966年,与县委农工部为一个机构,挂两个牌子。有主任、副主任4人,干事4人,负责全县农村政策及农、林、牧、水、机各部门的综合工作,1983年撤销。

  2、农牧局:1977—1980年为农业局,1980年分农业、畜牧两个局。农业局设支书1人,正、副局长3人,干事3人。1983年11月与畜牧局合并为农牧局。设正、副局长3人,干事4人。

  3、经营管理站:1977年成立农村会计辅导组,1981年改为经营管理科,1983年改为经营管理站。有干部9人,职工2人,负责全县农村辅导工作。

  4、土地管理办公室:成立于1983年,设主任1人,干事2人。

  二、事业机构

  1、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52年,负责全县农业技术的培训、辅导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1983年增设土壤化验室。全站共有干部、职工、技术员12人。

  2、果树站:成立于1981年,负责全县果树园艺技术的指导、推广工作。

  3、种子公司:成立于1957年,当时叫种子站,1978年改为种子公司。经营并组织群众进行种子的提纯复壮、繁育、配制等工作。1983年,经营种子1629267斤。全公司共有干部、职工9人。

  4、农科所:1960年1月将化树塔国营农场改建成农科所。主要进行品种的繁育、试验、示范。全所有实验园地660亩,耕牛11条,有干部、工人20名。

  5、县良种场:该场1952年建于化树塔村,1960年改为农科所,1971年改为良种场。1981年分为化树塔和张家圪坨两场,单独核算。两分场经营面积700亩,化树塔经营334亩,全部为旱地。其中粮田270亩、苹果树5亩、枣树5亩、木材林54亩。张家圪坨分场经营366亩,其中粮田166亩、黄河护岸林带200亩,均为水地。两分场共有小型拖拉机2台,农业机械11台,干部、职工43人。建场以来先后搞过高粱、玉米、“东北白”山药、塔穗蓖麻等良种培育。近年来,由于张家圪坨分场搞隔离区困难大,化树塔分场水源无保证,把良种场办成了“农场”,以产粮和多种经营为主,设有糖枣加工厂、温室和塑料大棚蔬菜场,还种桑养蚕。1982年产粮6万斤,产值4万元。

  第二节  农机管理机构

  1、农机服务中心  1972年成立农机局,1983年11月改为农机服务中心。有干部5人,其中科技干部1人。内设:办公室、农机训练班、农机管理站、拖拉机监理站、技术推广站。下辖:农机公司、大型农机站、农机研究所及各乡(镇)农机管理站。

  2、县农机公司  1963年成立。1983年共有职工20名,其中技术人员3名。

  3、大型农机站  1969年成立推土机站,1973年改为大型农机站。1983年共有职工65人,其中管理员8名,机务技术员2人,驾驶员55人。

  设备有:大中型拖拉机2台,83马力;推土机21台,1445马力;小型拖拉机5台,60马力;农用汽车1辆,90马力。总动力为1678马力。

  4、农机研究所  1972年成立,1983年共有职工7人,其中科技人员2名。

  第三节  水利管理机构

  1955年以前,县政府没有专门分管水利事业的机构。1955年始设水利科,有科长1人、副科长1人、秘书1人、会计1人、干事1人,共5人。

  水利科下设水保站,有工作人员8名。

  1958年成立水利局。不久和林业局合并为林业水利局。

  1963年林业水利局和农业局合并为农建局。关于水利建设的下属单位有水保站和水保队。

  1967年全农口合并为农业委员会。

  1972年恢复水利局。至1979年水利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23人。

  编制为:水利局23人,设机关党支部书记1人、局长1人、副局长2人、财会业务2人、机器配套业务2人、防汛业务2人、办公室干事2人、技术员11人。

  下属单位有:电灌站22人,水利工作队15人,钻井队43人。

  另外,每乡(镇)配备水利员1人,共20人。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