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保德 > 保德县志 > 正文

《保德县志》卷八 工业

 时间:2022-05-09 16:26       大    中    小     

  卷八  工  业

  第一章  煤  炭    第二章  电  力   第三章  化  工    第四章  冶  金    第五章  机  械

  第六章  建  筑    第七章  造  船   第八章  加  工    第九章  纺织缝纫  第十章  造  纸

  第十一章  印  刷    第十二章  陶  瓷    第十三章  其  它    第十四章  机  构

  保德县矿藏丰富,为发展地方工业,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但因交通不便,工业发展缓慢。清朝末期,仅有少数作坊匠铺,诸如杨家湾的纸坊,铁匠铺的瓷窑,腰庄的炼铁炉,以及桥头、铁匠铺、腰庄、孙家沟、扒楼沟等村的小煤窑和县城的磨坊、醋酱铺等,资本不大,收入甚微,从业者也不赖此为生,只作为一种生活来源的补充。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新军“工卫旅”和晋绥军区二分区曾先后在扒楼沟、腰庄、南河沟等村,办起了兵工厂、被服厂,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1949年,全县仅有小煤窑4座,年产量3.05万吨。

  新中国建立以后,本县工业发展较快。1960年底,全县的主要厂矿有:

  电厂1处,职工39人,装机120千瓦,发电量230.8千度,产值(1969年前的工业产值是以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53万元。

  煤厂5处,职工642人,产原煤36489吨,产值23.66万元。

  北僧殿磺厂1处,职工84人,产硫磺块190吨,产值7.21万元。

  铁厂1处,职工205人,产生铁1273吨,产值40.82万元。

  机械厂1处,职工86人,设备有机床5台,产值19.09万元。

  建筑公司1处,职工65人,产值17万元。

  陶瓷厂1处,职工214人,生产日用陶瓷194万件,产值17.61万元。

  服装厂1处,职工111人,加工衣服3.87万件,产值2.31万元。

  印刷厂1处,职工21人,产值3.22万元。

  粮食加工厂1处,职工39人,加工粮食1035吨,产值24.2万元。

  综合加工厂(食品加工)1处,职工69人,产值10.78万元。

  劳改厂1处,产值1.1万元。

  至1985年底,本县工业企业发展到33个,有职工5044人。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5个,职工2427人,内有省营企业1个(天桥水电厂),职工493人;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二轻企业)18个,职工1523人;乡镇企业12个,从业人员601人。本年度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为原煤26.4万吨,焦炭2.523万吨,发电55039万度,水泥19147吨,电石1770吨,碳酸氢氨15833吨,生铁3167吨,日用玻璃60吨,日用陶瓷111.39万件,耐火材料7070吨,糖枣95吨,地毯200平方米。工业总产值(1970年—1980年的工业产值是以197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1980年后的工业产值是以198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为4883.68万元,其中:省营企业375.097万元;县属地方国营企业736.07万元,二轻企业847.52万元,乡镇企业149.12万元。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总产值在本县工农业总产值中地位越来越突出。1949年占18.4%,1952年占15.6%,1956年占10.3%,1966年占9.03%,1983年占37.9%,1985年占75.2%。

  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为80.7968万元。上缴产品销售税金579.3284万元,其中:全民企业569.5万元,二轻企业7.1256万元,乡镇企业2.7028万元。

  第一章  煤  炭

  第一节  窑  矿

  保德何时开始采掘煤炭,无史料记载,在白家庄古城梁遗址秦、汉文化层中已发现有未完全燃烧的煤核。自明末清初,已有大量开采。民国九年,全县有采煤工人868人,民国二十年,有煤窑25座,工人125人,产煤4438吨,每吨售价2.84元。1943年有煤窑44座,产煤387800驮(每驮100公斤)。1944年,有煤窑77座,产煤658685驮。1946年,有煤窑68座。1949年,有煤窑33座。1983年,有县营煤矿4个,公社营煤矿6个,队办煤矿43个,全年产煤15.6万吨,外销6万吨,其余本县销售。

  四个县营煤矿简介:

  芦子沟煤矿

  芦子沟煤矿位于县城东部的张家滩河谷。原名寨场沟煤矿。矿区储煤面积为3.82平方公里,总储量8794万吨,可采储量5318万吨。可采煤层有C、D、E三层,总厚度16.3米,间距30米,煤质为乙级肥气煤,煤质化验结果:水分3.16%,灰分14.32%,挥发分40.81,含硫0.61%,发热量6848——7991千卡/公斤。设计能力为6万吨/年,目前有两个坑口生产。

  本矿生产历史悠久,1955年以前属个人或互助开采,1955——1957年由手工业开采,1958年由手工业社转为地方国营煤矿,隶属县工业局,依然沿用手工开采。

  1958年,为解决井下通风,在柳树湾新开副井1个,利用自然通风。开始使用黑火药放炮,小平车运输,电石灯照明,购置38马力锅驮机带动30千瓦发电机发电。用水泵排水。当年有工人105名,产量达1.1万吨。1959年的原煤产量达2.3万吨,上缴国家利润0.7万元。1979年,主井已延深1000米,在上牛炮子沟新开主风井,安装11千瓦局部风扇2部;1981年又新添20千瓦离心式风机1部,基本解决井下通风问题。1976年,第一坑井下提升实现机械化,安装40千瓦无极绳绞车1部,工作面开始使用电煤钻打眼,主巷道照明安装电灯,矿灯代替了电石灯,部分工作面使用20型刮板运输机。工效由0.86吨提高到1.2吨,当年生产原煤6万吨,焦炭0.58万吨,工业总产值比1958年增长6倍。1982年原煤产量3.33万吨,焦炭0.4万吨,总产值78.15万元。1985年,有职工212人,固定资产46.78万元,流动资金11.57万元,年产原煤5.5056万吨,焦炭0.453万吨,总产值129.38万元。

  主要生产设备有:矿区专用高压线6公里;变压器3台;干式变压器12部;7.5千瓦回柱绞车1部;刮板运输机5部;离心式—100风机1台;局部扇风机2台;22千瓦无极绳绞车、40千瓦无极绳绞车各1台;10千瓦煤粉机2台;水泵7台。

  本矿产品除供本县工业及民用外,部分销往北京、岢岚、五寨、神池、河曲等地。北京玻璃仪器厂每年调煤6000吨。

  桥头煤矿

  桥头煤矿座落在距县城东南18公里的朱家川河南侧。本矿区储藏面积4.8平方公里,总储量9542.4万吨,可采量5635.4万吨。可采煤层有C、D、E三层,储煤厚度分别为5.6米、2.4米和2.4——7.22米。目前正在开采的煤层为5.6米。煤质:水分3.25%,灰分11.29%,挥发分32.27,含硫0.58%,发热量6260——7039千卡/公斤。本矿设计能力为6万吨/年。井田留有扩大余地,服务年限为939年。

  本矿自宣统三年开办,民国元年始见煤,有工人7名,年产煤37.8万斤。每斤售价3文,民国六年盈利454吊。1958年以前,只有一个很小的煤矿业合作社。1958年改为县营煤矿以后,依然沿用手工开采方法,因而只能开采浅部出露风化煤层,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低,井口屡遭破坏,几易其地,目前设的井口在小李湾。1981年省有关部门根据本矿潜力大的特点,列为本省山区煤炭生产重点矿区之一。

  在此以前,曾在五孔桥以东的阁口、夜且峁、四局沟、果树湾建立井口,均因条件不好,工效低,成本高,经济效果差而被迫停产。

  1985年有职工250人,固定资产64.26万元。原煤产量为2万吨,总产值为47万元。

  孙家沟煤矿

  位于孙家沟村南的溪谷里。

  本矿原名后背窑厂,生产历史长,1949年以前由个人开办。1955年以后,互助办煤窑,季节性生产,主要供附近民用。开采方法是落后的手工掏挖,肩挑人背,产量和销售量都很有限。1960年9月由25人的社营厂改为县营煤矿以后,稍有发展。运输改作小平车,照明使用电石灯。1960年底有职工129人,原煤产量1376吨,工业总产值2万元。1963年,矿井进行改造,国家投资10.6万元,购置100马力蒸气锅炉,用汽泵抽水,汽绞车提升,同时,在与旧井同一方向的西边的塔湾新开接替井。

  据勘测,矿区面积为5.02平方公里。总储量为7879. 2万吨,可采储量为4589.3万吨。可采煤层有12米煤、3米煤,目前开采的是12米煤,煤质化验:水分2.19%,灰分9.96%,挥发分36.25,含硫量1.24%,发热量7146——8132千卡/公斤。

  1985年有职工80人。固定资产25.79万元,流动资金2万元,产量0.2599万吨,总产值6.1077万元。主要设备有:汽绞车1部,水泵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1个,100马力兰开发蒸汽锅炉1套。

  目前煤炭主要供当地民用,有零星外销。

  扒楼沟煤矿

  位于扒楼沟村南的小河沟河南侧。

  很早以前,当地群众就有开采的习惯。1954年扒楼沟村的张、高二人合伙新开前井,年产量4000吨,吨煤售价3元左右,工人收入低微,1958年改国营煤矿以后,接管前井,开后井两个坑口。后井因自燃冒烟于1965年封闭。1959年,国家投资7000元,1977年国家投资7000元,用于砌井口,修建矿区公路。

  该矿区实有面积2.9平方公里,总储量为4889.3万吨,可采量为2754万吨,可采煤层有12米煤,2.6米煤。目前正在开采的煤是12米煤。煤质化验结果是:水分3.46%;灰分7.48%;挥发分34.21;含硫量0.87%;发热量7603——8180千卡/公斤。

  1985年,原煤产量为0.4867万吨,总产值11.4375万元,固定资产总值5.68万元。年末职工人数50人。

  第二节  原煤生产

  本县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一直沿用落后的生产方法,产量不高。除县营煤矿有少量机械外,大部分小煤窑依然是镢头掏掘,平车拉运,甚至保留肩挑人拉的原始方式。

  一、采掘  在1958年以前,一直采用手工作业,工人或跪或卧,先在煤层底部用“刨”开一横槽,俗称“拉根”,后在根口左右各挖一纵槽,俗称“砍嗓”,然后将铁楔从上部钉入,铁锤敲打,使之坍塌,块煤运出井外,煤渣回填旧巷,壁巷迂回,留煤柱支撑顶板。1958年开始用炮钎打眼,黑火药放炮落煤,1976年以后,逐步推广电钻开眼,雷管引爆硝铵炸药采煤。

  二、运输  本县旧煤窑多为梯井和斜井,平井极少,运输方式有三种:其一是用“笼头”背,一次背50公斤;其二是用“箩头”担,工人手拄“窑拐子”,弯腰爬行,每担担100公斤;其三是用“拖子”拉,这种运输方法,局限于平井,用木头做一框架,下装四只小铁轮,名为“拖子”,上置一椭圆形笸篮。每次可拉炭100—200公斤。1958年以后,井巷大部分进行过改造,小平车成为主要运输工具,1976年以后开始用绞车和煤溜运输。但有不少乡镇煤矿,仍用小平车运输。

  三、照明  过去一直用燃烧植物油的闷葫芦灯照明,1960年开始用电石灯照明,1971年县营煤矿改用KS—8型矿灯,其余煤矿仍用电石灯照明。

  四、通风  旧井多为独眼井,1958年以后各煤矿都开凿副井,形成自然通风,1971年以后,县营煤矿实现机械通风,乡镇煤矿保持自然通风。

  五、排水  本县煤窑,大多有水,过去一般排水是在废巷内掘井,让水蓄于井中,再有溢出,则用吊杆打水外流,如不奏效,则废弃。1958年后,逐渐改为水泵排水。

  六、防火  本县仅有扒楼沟煤矿之后井自然冒烟,1965年筑墙封闭。

  七、顶板  过去采用残柱式开采方法,经常发生冒顶事故,今在工作面多用坑木支护,大巷用石头卷砌,生产较过去安全。(全县原煤生产统计表,见134页。)

  第三节  煤炭加工

  本县煤炭大都以原煤出售,1958年芦子沟煤矿建成一座年产30吨的成堆干溜煤焦油厂,1961年停产。

  1976年以来,县内大部分煤矿都开始生产土焦,1985年,全县产焦炭2.523万吨。

  第四节  煤炭销售

  本县交通不便,过去所产煤炭,基本全是民用内销,少部分销往岢岚、五寨、河曲、临县、葭县。公路开通后,虽外销稍多,但主要还是内销。因产销不平衡,所产之煤运不出去,为了外运,煤厂还给汽车驾驶员每吨补钱1—3元,有的可达4元。本地煤价每吨为7.2—7.8元。

  1985年,本县共产原煤26.4万吨,外销19.15万吨。

  第二章  电  力

  第一节  发  电

  1958年,铁业社购回一台30千瓦发电机,由柴油机牵动,供本单位用电。同年春,晋北专署批准保德县建立冶金机电联合厂,县委即派人买回120千瓦发电机组一套,并于夏季破土动工,兴建火力发电厂,同时派20人分别去忻县电厂和大同电厂学习。1959年10月1日正式发电。1962年电厂从联合厂中分出,单独经营。通过技术改造,由原来的6.6千伏升压改为10千伏升压,使县城周围10个村庄通了电。

  1970年,太原电网给保德输电,小火电厂遂被淘汰。

  1977年2月,天桥水电厂正式投产发电。

  天桥水电厂位于黄河中游天桥峡谷中,是一座径流式中型水电厂,这座水电厂为晋西北、陕北广大城镇农村提供了丰富的电力,同时为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水力资源提供了经验。水电厂于1969年开始勘察设计,1970年4月29日正式动工,1977年2月竣工。黄河水利委员会承担设计任务,主要施工单位是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援建单位有水电部第四工程局、第六工程局、三门峡工程局等,晋、陕两省抽调近万名民工参加了工程建设。

  工程总投资16555万元。枢纽总体工程由五部分组成。

  (一)左岸混凝土重力坝:沿坝轴线长132米(全长139米),顶宽8米,高程846—838米。其作用是拦洪蓄水,连接左岸和厂房交通。

  (二)厂房:全长118.4米,底宽58.9米。内装四台机组。进水口高程为816米,尾水口高程798.5米,发电水头18米,引水流量850立方米/秒。机组进水口以下设8个冲沙底孔。在安装间下部设三个泄洪冲沙洞。厂房内设有250吨桥机,厂房上游设有150吨大门机,下游设80吨小门机。

  (三)泄洪闸:长113米,宽495米,为双层泄水建筑物,共有7孔闸。

  泄水形式,上层堰流式,下层深孔闸,下层进口水高程为811米,上层进水口高程为829米。泄洪能力较大,洪峰流量为15600立方米/秒,下泄流量为14800立方米/秒,(不包括机组段泄水)。

  (四)右岸坝重力坝: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838米,全长58.7米。其作用是连接泄洪闸和土坝。

  (五)土坝:右岸土坝为宽心墙混合坝,全长330米,底宽200米,顶宽14米,坝顶高836米,平均高23米。上游坝顶设0.8米的防浪墙。

  天桥水电厂正常蓄水位834米,最高运用水位835米。正常水库容量为0.66亿立方米。五项建筑工程连为一体,形成一条大坝,坝线长752.1米,坝顶公路连接晋陕两省,大坝上游形成一个绵延近20公里的人工湖泊,回水端直至皇甫川口。

  天桥水电厂的主要发电设备有四台水轮机,4台发电机,4台主变压器。发电机总装机容量为12.8万千瓦。

  送变电站线路情况:

  天桥——神木——榆林,110KV线路,线路距离182.39公里。

  天桥——五寨,110KV线路,线路距离71.5公里。

  天桥——保德,35KV线路,出线开关3B,线路距离8.7公里,导线AC95。

  天桥——旧县,35KV线路,线路距离11.7公里。

  天桥——府谷,35KV线路,线路距离9.7公里。

  天桥——海子庙——麻镇,35KV线路,线路距离43.5公里。

  第二节  用  电

  1983年末,本县20个乡镇全部通电,330个村庄已有214个村庄用上电,全县有35千伏线路两条,共32公里。10千伏线路14条,345公里。农村低压线路发展到353公里。有35千伏变电站两座,容量6300千伏安/2台。

  逐年通电村庄如下:

  1970年以前:前芦子沟、马家滩、王家滩、张家圪坨。

  1970年:东关一、二、三、四队。

  1971年:贾家峁、荣家沟、岳家沟、南峁、赵家沟、崔家、涧沟、桥头、井道沟、讲家沟、路家沟、外盘塔、腰庄、铺房、团结、永泉。

  1972年:狄家、雷家峁、故城、花园、郭家、后芦子沟、麻堰、高家井沟、杨家沟、孙家梁、霍家梁、庙峁、马铺头、见虎、吴家梁、枣林、杨家湾、杨家塔、义门、梁家村、王家、武家塔、袁家里、路家村、暖泉、石圪农场、郭家滩、康家滩、王家洼。

  1973年:行宫、年延、张家峁、桑树梁、代家沟、白家、可王家里、郭家峁、胶泥圪达、前会、下流碛、崔家湾、稻畦、郭家湾、前芦子沟、李贤、天桥、狄家沟、康家沟、铁匠铺、大黄坡、段家沟、李家峁、林家沟、冀家沟。

  1974年:城内、东局、牧塔、袁家庄、王家窨子、深沟、康家塔。

  1975年:桥沟、贾家梁、佘家梁、后会。

  1976年:崔窑洼、大塔铺、曹虎、冀家峁、西南沟、刘家、刘家畔、刘家峁、大烟墩、赵家寨、小赵家沟、阳塔、王家庄、官地坪、首沟、银子塔、窑圪台、杨家峁、刘家洼、庙沟、新尧、洼。

  1977年:南坡、王偏梁、郭家梁、孙家、阳坡、金家沟、马铺头、铨家坪、羊路河、桑园、杏岭。

  1978年:化树塔、新畦、前后牙前塔、道座山、梨园局。

  1979年:五楼沟、王家坪、阎家坪。

  1980年:吾吉儿、王家寨、郝家里、炭峪沟、河湾、吕家峁、张窑洼、大树梁、太平头、崔家塔、扒楼沟、后村、林遮峪、南里、头、官局、木瓜梁、王家里、南河沟、白家沟、四井头、禅房、庄果塔、下塔。

  1981年:尚家塔、泥宇、柳树沟、刘家坡、丁家塔、石桥塔、下川坪、丛岑沟、红花塔。

  1982年:土崖塔、元家山、郝家沟、王家畔、党家里、南武家塔。

  1983年:郝家庄、寨、韩家塔、马家峁、刘家梁、神山、王家、西梁、田家塔、高家沟、王家坡、庞家、东庄、李家湾、王家沟、秦家河、化岭塔、蒺藜坪、武家梁、路家局、崖儿、马蹄罕、冯家川、寨沟。

  1984年:韩家塔、薛塔、王刘家沟子、张家寨、桑林、则、石塘。

  第三节  机  构

  1970年建供电局。

  1973年改电业局,为经济核算单位,属县营企业。是年秋,直属忻县地区电业局领导。局内设生产股、财供股、用电所、办公室、线路班、农电班、修试室和调度室。

  第三章  化  工

  明清以前,本县民间就有熬硝、炼硫磺配制火药的小型生产。抗日战争期间,山西新军工卫旅兵工厂、晋绥二分区兵工厂和本县三区的军火生产合作社,生产大量黑色火药,制造地雷、手榴弹。县委、县政府发动全县有条件的乡村群众熬硝、炼硫磺制造火药,满足了军工生产的需要,支援了民族战争。1944年,袁家里、冀家峁、王家村开设硫磺厂3座。1949年,保留磺厂1座,其后时多时少。

  1950年以后,硫磺块的逐年产量为5吨、15吨、30吨、2吨、3吨、23吨、38吨、107吨、285吨、271吨、190吨。1961——1976年,产量时高时低,1975年为74吨,1976年为89吨,1977年,最后一个硫磺厂——化树塔公社磺厂停办。

  1973年——1975年各公社试产一部分腐植酸氨肥料,增产效果不显著,没有扩大生产。

  1969年以后,兴建了电石厂、化肥厂、玻璃厂和刹车片厂,大大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电  石

  1970年在暖泉公社石盘儿村筹建县电石厂,1971年4月建成,5月1日正式投产。国家投资12万元。

  初建厂时,年产电石500——600吨,1976年进行第一次技术改造,将600千伏安电炉改造为1200千伏安电炉,生产能力为年产电石2000吨。1977年产品增加塑料薄膜、塑料凉鞋和鞋底。1984年,国家投资160万元,贷款200万元,工人集资40万元将该厂进行了第二次扩建和改造,改造后的生产能力为1万吨。产品一般为三、四级品,大部分销往江苏、天津等地,原料石灰自产。

  该厂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1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电炉一座,1200千瓦电炉变压器一台,白灰炉2座。至1985年,有固定资产39万元,流动资金9万元,有职工干部138人。

  第二节  化  肥

  1973年在郭家滩村筹建县化肥厂,1975年建成并投产。国家投资505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碳酸氢铵1.2万吨,以芦子沟煤矿的焦炭为原料。

  从投产至1982年8月,产量低而不稳,企业连年亏损。1983年以来,推行了岗位责任制,加强了管理,企业扭亏为盈。

  该厂占地面积3472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496平方米。厂内设备主要有:锅炉3台,煤气炉2台,压缩机3台,萝茨风机2台,铜泵4台,循环机2台,冰机3台,离心机2台,变压器2台,碳化塔4台,合成塔1台,铜洗塔1台,脱硫塔1台。1985年底有固定资产531万元,流动资金27万元。有干部、职工423人。

  保德化肥厂的产品为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17.15%,含水量3.23%。包装用96×55公分的双编袋,每吨售价171.35元。产品除满足本县使用外,还销往湖南、广东、陕西、内蒙等省和自治区。

  第三节  玻璃制品

  玻璃制品厂1971年由县手工业管理局筹建,当时系集体企业。1972年5月投产,1975年转为国营企业。1985年有职工104人。主要设备有:熔制玻璃火炉1座,隧道炉1座,退火炉5座,注射器专用设备1台,研磨机20台,还有砂轮机、电焊机、车床等50余台。

  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盐水吊瓶、接头、注射器、试管、滴管、广口瓶、灯罩等30多种。销往山西、青海、陕西、甘肃、内蒙、河南、河北、广东、黑龙江等省和自治区。

  建厂以来,由于管理不善,且缺乏技术人员,产值产量一直不稳定,到1982年,国家投资34.4万元,创造产值128.2万元,除一切费用、工资、原材料支出,实际亏损42.2万元。

  1983年推行了经济责任制,从外地招聘了技术人员,当年产量达到98吨,产值30万元,盈利11.2万元。1985年,产量达98吨,产值33.12万元,利润3.03万元。

  第四节  刹车片

  1976年至1978年,本县筹建两座生产刹车片的工厂,一个是运输联社汽车配件厂,一个是东关三队办的东方汽车配件厂,均系集体企业。共有工人84人。

  主要设备有:自动油压机2台,手搬压力机9台。

  主要产品为大、中、小汽车及各种型号的拖拉机的前后刹车片和离合器片。平均年产值50万元左右,盈利约15万元。产品销往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

  第四章  冶  金

  保德的冶炼铸造业,历史悠久,文化馆保存的战国时期的铁猪、铁牛和林遮峪出土的殷代青铜器显示了精湛的冶炼技术。

  清同治年间,腰庄、芦子沟、铁匠铺等村就有铸造生产。

  1937年前,全县共有土炉8处,铸造铁锅、犁铧及炉条、火口等日用品。

  1944年,有铁厂3座,产生铁675吨。1945年,有民营铁厂2座,公营铁厂2座。

  抗战期间,每月约生产手榴弹6000个,地雷1500个。

  七十年代以前,一直采用土法生产方式,其方法是:先在地面挖一深9尺、宽3尺、长4尺的方池,距池底4尺处置有炉条。池子前端置烟囱两个,离出地面约4尺。池子后端置木质风门两个,以便拍入空气。本地人称“”。其次,将柴铺于炉条之上,厚约一尺,柴上再铺煤块,厚约2.5尺。然后,将矿石击碎装入坩锅内。坩锅用本地泔泥捏成,圆柱形,直径5寸左右,长1.6尺。每个坩锅装矿石约10斤。将装好矿石的坩锅,间隔排列于煤块之上,一平方尺约放4个。空隙间填充小煤块,与坩锅口齐平,炼一昼夜即成,每个坩锅出铁约1公斤。其铁质量低下。

  1958年,在“大炼钢铁”的口号下,本县掀起大炼钢铁高潮,据当时统计,全县参加大炼钢铁的人数达1.5万人,且有近千名五寨县人也来保德孙家沟、桥头、张家沟等村参加大炼钢铁。当时,全县城乡,凡有铁矿和煤矿的地方都建立了炼铁炉,以土法生产为主。仅桥头、马家滩两处铁厂建了小高炉。由于指挥失当,设备简陋,技术力量缺乏,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炼出多少铁。据统计,当年产生铁71吨。

  马家滩铁厂,建于1959年5月,系国营企业。国有投资20万元,建了两座8立方米的小高炉,经常开一个,日产灰生铁3吨。当时厂内有职工250人,其中采矿队120人。1961年下马关闭。1976年5月1日,在桥头镇筹建保德县铁厂,1977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铸铁3000吨。

  本厂主要设备有:

  10立方米高炉一座,球式热风炉3座,布袋除尘器5个,旋风除尘器1个,重力除尘器1个,80立方米罗茨风机2个,250×400锷式破碎机3台,75千瓦电机2台,100千瓦电机1台,30千瓦电机2台,22千瓦电机5台,九节泵2台,三节泵1台。

  本厂使用的原料,均由本县供给,铁矿石采自赵家沟、岳家沟、天桥、桑林、张家沟、郝家塔等村。石灰石采自石湾村,焦炭主要由芦子沟煤矿供给。

  本厂生产的铸铁质量符合冶金部所规定的标准。大部分销往清徐暖气片厂。

  1985年底,本厂共有干部、职工203名,拥有固定资产126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

  第五章  机  械

  1949年以前,本县的农机具制造修理业,以个体铁匠作坊为主要承担者,主要制造犁、锄、锹、镢等小型农具及斧、铲、瓢、杓等日用家俱。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新军“工卫旅”和晋绥军区二分区在腰庄、扒楼沟建立了兵工厂。有厂房30余间,工人300人,设有机工班、木工班、锻工班、铸造班。设备有:皮带机床、铣床铜车床各1台。手摇钻1台是从敌人那里缴获的。其他一些小型机器设备是工人自己制造的。兵工厂主要任务是修配枪械、复制79枪子弹,同时生产了少量79步枪、“独角牛”手枪及大量的木柄手榴弹和地雷等。材料来源,生铁是本县冶炼和民间收买的,熟铁和钢都是派工人到宁武、阳方口等敌占区拆的铁路道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领导和工人发挥了极大的创造性,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为八路军、地方武装和民兵提供了部分武器装备。1940年2月,“工卫旅”兵工厂迁走,1945年二分区兵工厂迁走。

  五十年代的组织形式及生产方式同1949年前基本相仿。1956年出现了合作组社和国营企业。1958年,本县引进金属切削机械设备,此后逐步形成了机、钳、铸、锻、铆、焊等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修造体系。规模较大、设备较好的企业有四家,即:保德县机械修造厂、保德县农机修造厂、农具社和桥头支农厂。

  保德县机械修造厂

  机械厂于1958年建成并投产。年底与铁厂、电厂合并更名为保德县冶金机电联合厂。1959年冬天分开,更名为机械厂。1981年与县农修厂合并,更名为保德县机械修造厂。1985年,有干部、职工128人,拥有固定资产62万元。

  主要设备有:车床、钻床、铣床、刨床、磨床、锻锤、压力机、曲轨磨、油泵试验台、镗缸机和各种修理汽车拖拉机的设备。

  主要生产小型农具、10千瓦发电机、手摇水泵、水垂泵、小平车全部铁器、粉碎机、水泵标准件、矿车、包装纸箱等;并修理汽车、拖拉机和各种农机具。产品销往本省9个地市。

  农机修造厂

  农机修造厂创建于1971年3月,属县营企业,由农机局主管。有工人30名。初建时,国家投资7000元,向农机公司借房3间,向机械厂借车床1台,建简易翻砂车间1个,烘铁炉2个。不久,国家又投资1.6万元,买了车床2台,自己改制圆车1台,购买钻床1台,铣床、刨床、电焊机各1台,冲床2台。该厂主要是铸造农用水管,修理拖拉机和农业机械配件。建厂头四年,给国家上缴利润5万元,后因管理不善,缺乏技术人才,企业连年亏损,于1981年和机械厂合并。

  桥头支农厂

  桥头支农厂是一个乡办工厂,于1970年由桥头公社投资1500元建成。建厂时,原有工人12人,1985年发展成为216人。

  该厂设备主要有:电焊机、刨床、钻床各2台,车床4台,铣床1台,有烘炉房2间,翻砂房4间,机械房8间,粮食加工厂房2间。汽车2辆,该厂以修配农机具为主,并能生产铜件、钢件、2米铸铁管、犁铧及炉条、火口等日杂用品。1982年开始生产电极弧,供应陕西省的府谷和本省的宁武、保德等县电石厂,年产300吨。

  1985年底,本厂拥有固定资产41.5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产值65万元,利润9.5万元。

  农具社

  保德县农具社是一个集体所有制单位,1965年建成投产。1985年有工人41人,固定资产36万元。该社主要设备有车床4台、压力机2台、刨床1台、摇臂钻1台、钻床3台、电焊机2台、烘炉2座。该社主要生产中小农具、铁皮制品、镀锌生铁杂件、熟铁杂件、水利配套零件、日用灶具、磨粉机、消烟茶炉和木凿等。

  产品销往本县、府谷和邻近各县。木凿销售范围较广,忻州五交化公司专销,本省各地均有出售。1985年产值7万元。

  第六章  建  筑

  第一节  建筑材料

  保德的建筑材料,以石料、青砖、石灰、沙子为主,均能自给。块石以砂石居多,石灰石次之。青砖和石灰多为个户自用自烧,七十年代后逐渐趋于商品化生产,到1985年,全县有烧砖轮窑3座,其余均为土法生产。自六十年代后,水泥钢材的用量逐渐加大。

  保德县水泥厂位于本县桥头镇。1969年筹建,1971年建成并正式投产,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建厂时国家投资36万元。设计能力年产7000吨,经过几年的更新改造,年产达到8255吨。该厂主要生产硅酸盐水泥,定型标号“325”号,并能生产部分“425”号水泥。投产以来,到1983年共生产水泥86378吨,创造产值402万元,总共上缴利润70万元。产品除本县销售外,还远销陕西、内蒙等地。用户反映该厂所产水泥质量可靠,比同类型其它产品凝结性好,安定稳定抗折、抗压强度高。

  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石膏水渣、烟煤。

  设备有:生料磨1台、水泥磨2台,立窑1座。1985年有职工175人。

  第二节  建筑队伍

  1958年由铁业社、木业社组成铁木业社,有职工46名,以木、泥两行为主,兼营铁器加工。1964年更名建筑工程队至今。1983年有管理人员7名,工人53名。设备有卷扬机2台,搅拌机2台。

  另外,农村也组织了不少工程队,但没有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仅各有一、二名匠人为首,其余人员不定。

  第七章  造  船

  造船工业是保德县的一项新兴工业。1981年省交通厅投资46万元始建造船厂,1982年春建成投产。

  曾经试制过铁制80马力120吨位的机驳船“先锋号”1只。经过在黄河上试航,由于黄河河道未加疏理,大吨位船不能航运。又于1982年开始生产12马力铁壳挂桨船。一共制造铁壳挂桨船8只,均售往本省的河津、吉县、永和、河曲等地。

  本县把挂桨机普及到木舶船上,提高了运输能力,解放了船工的重体力劳动。

  设备有:630车床1台、50毫米钻床1台、万能铣床1台、牛头刨床1台及电焊氧割、配电等设备。

  1985年有干部、工人13名,其中技术员3名,有固定资产18万元。

  第八章  加  工

  第一节  粮油加工

  粮食加工,历来由民间自行解决,县城有少数加工作坊,加工器具用石碾、石磨,动力为人力或畜力。1949年前,县城共有磨坊15家,日加工米面150公斤左右,主要产品有小米、白面、莜面和豆面。

  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私营磨坊受政府委托加工。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初县粮食局加工厂改用机器生产,用15马力柴油机带动小钢磨,加工面粉,日产量达700公斤左右。同年8月,增装38马力米、面加工设备,职工发展到39人。1959年分设桥头粮站加工点。年终总加工量638吨,总产值20.61万元。

  1960年,东关和桥头两个加工点合为一处称“保德县粮食加工厂”。动力改用100马力锅驼机,工人实行三班制。加工品种以小麦玉米为主,班产达800——1000斤,全年粮食加工量838吨,较1959年增加了31%,但由于机械设备陈旧、老化,技术力量薄弱,机械检修费用大,生产能力极不稳定。1966年,上级拨给保德更新基金1.6万元,扩建加工厂,增装650型面粉机4台,330型碾米机4台,初步改变了过去的工作条件,年终加工量达1137吨,较1960年增加了35.7%,到1969年底,实现利润1.83万元。1970年,国家又拨款2.84万元,第二次扩建加工厂,更新125型、180型、150型面粉机4台,产量、产值相继提高,其小麦、玉米、高梁的出粉率分别达到85%、95%、96%,全年生产量达1789吨。1971年改用电动机牵引加工,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加工挂面项目。1982年底,加工厂共有职工27名,拥有设备为小型面粉机4台,碾米机2台,砻谷机、清杂筛、洗麦机各1台,年产米面1975吨,挂面27吨,醋、酱14吨,白酒11吨,产值达57.9万元。利润2.9万元。到1983年,广大农村先后购买了碾米机、磨面机、电动机、柴油机,解决了人民群众碾米磨面难的问题。

  油料加工,历来采用木梁压榨的传统方法季节性生产,产量不高。1944年,县政府在南河沟村兴建公办油坊,年产胡油2万余斤,不久便歇业停办。1949年全县有油坊36座。1985年有油坊40座,从业人员120人,年收入120万元。

  第二节  食品加工

  一、糕点:保德称糕点为“干货”。传统“干货”为麻花、糖麻叶、白皮饼、包馅月饼、提浆饼、糖擦酥、马什酥(即沙其马)、饽饽(即点心)。五十年代前,多由饭馆自做自售。

  1958年,保德兴建糕点加工厂,有工人6名,主要加工白皮饼子和糖麻叶,兼做醋酱。年产“干货”15吨。1981年职工增加至20名。1982年开始生产月饼、面包和粗糙的点心,年产糕点120吨,加上醋酱生产,产值达22万元,利润达8000元。产品行销河曲、偏关、岢岚、府谷等县,特别是提浆饼,常供不应求。至1983年底,这个厂有固定资产5万元,流动资金3万元,车间、厂房30间。设备有:远红外线烤炉一个,和面机2台。从业人员21名。年终利润达1万元。

  二、糖枣:糖枣加工,是本县一项新兴工业。1977年7月,县外贸局兴建无核糖枣加工厂1座,有工人80多名,主要设备有铜锅4个,为桥头支农厂铸造。当年生产糖枣33吨,次年生产58吨。全部销往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四国,获纯利3.2万元。

  1979年外贸局办的无核糖枣加工厂停业后由县社队企业局投资3万元,买铜锅4个,在冯家川兴建了糖枣加工厂1座。该厂第一年生产13吨,第二年生产17吨,之后因领导不力而停产。

  1980年,社队企业局又投资3万元,在韩家川村办起了糖枣加工厂1座。该厂每年加工无核糖枣20——40吨。1982年生产72吨,获纯利4万余元。1983年生产32吨,获纯利1万元。

  该厂有工人50名,其中技术工12名。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备有铜锅、去核机、化验设备、烤炉等。

  产品由外贸包销,在天津口岸出售。生产过程为:选料、去核、加工(煮制、加糖),烘干、包装。

  继韩家川之后,又在东关和康家滩兴建糖枣加工厂2处,试产时间较长,外销不多,盈利较少。

  第三节  酿  造

  一、醋酱:乡间多为自做自食,县城有少数醋酱作坊供应市场。1985年,虽有县粮食加工厂和副食加工厂两家生产,但满足不了人民需求故多从太原进货。

  二、酒:保德称酿酒作坊为“缸房”,称酿酒为“蒸酒”。原料以高梁、豌豆、大麦为主。

  本县蒸酒历史悠久,但无文字记载。三十年代以后时兴时衰。民国27年,本县即有酿酒作坊,其产值产量均不可考。1944年,县政府在柳树沟兴开“缸房”一处,有干部40多名从业,年产白酒16000公斤。1982年,县粮食加工厂产白酒11吨,产值达1.3万元,当年停产。本县酿酒一直未形成规模,产量不大,醇度不高,不能满足本县人民需要。

  三、饴糖:保德制饴历史不可考,仅知1950年就有糖坊1处,饴糖为康家滩人所做。原料为小米、大麦。每年冬天生产2500斤,供年节食用。

  第四节  屠  宰

  1949年,保德仅有几家屠宰铺,经营猪羊肉,牛肉次之。当时本县肉畜过剩,均到太原向阳店出售。1955年,县里成立了食品公司,业务日渐增大。

  1983年,全县收购猪7351头,羊700余只。猪出肉率为70%,羊出肉率为50%,获利微薄,本县日用量为500公斤以上。

  第五节  木材加工

  本县的木材加工业源远流长,从桥头资福寺的建筑可以追溯到宋代。至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建筑技艺更臻精湛。

  木材加工,包括农具、家用木器的制作和房屋建造两大类。在保德,造船木匠是另一专业分工。

  1949年前,乡村木匠走村串户经营,县城有3家木匠铺,从业人员11个,加工木桶、棺材、神牌,盈利不多。

  1950年,保德成立两个木业组。7个工人营业,做文件柜、箍桶,做棺材,给个人盖房由工商联社主管,年营业1万多元,工人月工资30—50元。1958年两组合并,建立木业社。由县联社主管,人员25名。主要为机关建设服务,闲时给个人做点零活,年营业15000多元。1958年扩大为建筑工程队。有工人120名,主要做建筑业务。1962年成立木泥业社,有工人50名,主要加工机关办公用具和民用俱及门窗。1967年成立建筑公司,1969年改为工程队,有工人40名,1972年,购置电锯、电刨、打眼机,产值1.6万元。1985年,有工人70名,主要设备有电锯、电刨1台,卷扬机、搅拌机、沙轮机各1台,主要从事县城的建筑业务,有时也做些民用家俱和机关办公用具。

  1979年4月,县物资局成立木材公司加工厂。当时只有临时工4名,徒工1名,主要加工门窗、办公桌、扣箱、高床和床板。当年产值达2万元。1980年,工人增加到7名,徒工4人,共11名。产品增加了大衣柜、小衣柜、写字台、沙发等,年产值达4万余元。1981年工人增加到14名,产品增加了高档家俱,开始应用塑料贴面工艺,产值达8万元。1985年,有工人17名,主要设备有圆盘机、开铆机、刨床、砂轮机等,产品有40多个品种。年产值达6.5万元。

  第九章  纺织缝纫

  第一节  纺  织

  保德本不种棉,民不事纺织。康熙间知州高起凤导之种棉,没有推广。1941——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最困难的时期,1943年,党领导了“大生产”运动,渡过困难。在“大生产”运动中,保德自种棉,自纺线,自织布,解决了穿衣问题。

  1941年开始试种棉花,亩数不多。1945年增到16849亩。1946年达到23606亩。1949年降为4877亩。

  1943年,全县有纺车361架,纺妇5055人。并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了训练,共训练纺妇1208人,纺线10545斤;训练织布工人160人,有114架织布机参加了训练,共织“三·二”布2214疋(每疋16米)。

  1945年达到高峰,全县有纺车9267架,纺妇8337人。织布村195个,组织纺织合作社84个,有织布机363架,织“三·二”布2669匹,基本上解决了本县的穿衣问题。

  五十年代,在东关仍有一处纺织合作社,至1959年,有铁织布机4架,木织布机9架,以织粗布为主,1969年停业。

  第二节  针  织

  1952年,有人买回织袜子机,开始生产土纱袜。1959年,县城建立针织厂,有职工137人,产量大增。1962年从广州买回织毛衣机2台、纺毛车12辆,当年实现纯利2万元。1969年关闭。1983年东关镇庙梁生产队社员个人经营织毛机2台,不久停产。

  第三节  地  毯

  1958年保德建立地毯厂,1962年停业。1971年重建地毯厂,当时有3名工人,一名师傅,一台机梁,属东关公社街道办事处管理。1972年,工人增至22名,机梁增到4台,开始生产出口产品。1973年,工人增至63名,机梁增到21台,产品正式列入出口计划,当年生产“西北路式”地毯154.8平方米,产值4.1万元,利润0.45万元。1974年工人增至89名,机梁增到27台,添挖沟机和平毯机等设备,扩建了厂房,扩大了规模,先后从天津和神木请来师傅授艺,产品式样增加了“男精工式”和“美术式”,产量达到646平方米,产值17.1万元,利润0.72万元。1975年,工人增到106名,在“西北路式”地毯的基础上,研制成“晋毯”。其特点是:技术精巧,色泽鲜艳,美观大方,质地纯真,经久耐用。当时在天津口岸备受客户赞赏。

  1985年主要设备有:机梁24台,挖沟机1台,平毯机1台,生产方式大部分为手工作业。其工序为:织、平、片。产品为半成品,须经五寨地毯厂完成最后一道工序。产品按图案可分“精工式”、“美术式”、“晋式”三种,一般是计划生产,销路对口,经天津口岸验货,销往日本和西欧各国。

  第四节  缝  纫

  服装加工,自古为家庭手工缝制。清同治年间县城出现了裁缝业,由应县人刘某经营。

  1945年,八路军一二○师的被服厂由陕西省神木阁阜村迁来保德南河沟村。当时有工人250名,缝纫机56台。分做鞋、染布、做服装三个小组。专门为八路军做军鞋、军帽、军装和挂包等军需品。1946年秋迁往五寨县右所村。

  1954年,县城有14人组成两个缝纫组,1956年1月1日建立缝纫社,有36人参加,有缝纫机22台,主要给百货公司加工成衣,其次为群众加工零星衣服。获利2000余元。

  1958年,缝纫社扩大为服装厂,织布业、航运业、烧石灰业、鞋业、麻业等5家合并,70多人,由工业局统一管理,按件记工,各计盈亏,因经常平调工人劳力,所以产值下降。1960年,服装厂单独核算,有工人13名。1962年,工人增至16名,购置了锁边机,营业额渐增。1970年和鞋社再度合并,称东风综合加工厂,人员70多人。1982年与鞋业社分家,有工人22名,缝纫机18台,锁边机2台,多制作男女高档服装,每年盈利近万元。

  1980年出现了个人经营的缝纫业,县城有4家,从业人员20名,机器6台,年加工量4万多件,产值20万元,利润8万元。

  除缝纫社外,城乡居民户多数有缝纫机自做服装,少数还代办加工业务。

  第五节  制  鞋

  民国二十二年,有河曲县靴匠刘、武两人来保德开靴铺。他们先制彩靴和薄底快靴,后多做皮底布鞋,业务较兴盛。“七·七”事变后,破产停业。

  1944年有12名工人合伙开设“新记鞋店”,产品为兰牛皮底,黑粗布帮的洋绱大底鞋。

  1947年,“白洋布”进入保德市场,有8户人家又组织了一鞋业社,专做“千层底”鞋,每人每月可获利小米260斤,相当于"西北农民币"20万元。

  1956年建立鞋业社,属手工业联社管,有6个做鞋匠,18个钉鞋匠,共24人组成。产品有布底、皮底、塑料底、轮胎底、胶底、春福呢、条绒帮的男女鞋和劳保鞋等。产品多销往轩岗、太原等地,颇受顾客欢迎。1973、1974两年,每年产鞋3万余双,盈利8000余元。到1977年以后连年亏本,1982年以后改做皮鞋,每天可做6对。产品有男女高跟、半高跟、三眼、五眼等20多个样式。兼营缝皮袄和擀毡。1983年鞋业社解散。

  第十章  造  纸

  保德造纸业的兴起,始于清朝同治年间,后日渐兴盛。

  民国25年,本县捐税过重,打击了造纸工业,致使部分作坊停产。杨家湾村仅留纸坊17家,从业者60余人,年户均产麻纸400刀左右。

  1944年,杨家湾、桥头、东关共有纸坊28家,产纸4.8万刀(每刀90张)。

  其设备有:碾、蒸锅、纸池、纸帘等。

  其工序可分为:扎、泡、蒸、碾、洗、配料(加石灰)、抄、晒、整。

  主要原料为:废纸、麻绳头、破布等。

  五十年代,仅有杨家湾一村从事此传统技艺。1954年,成立了纸业社,由县手工业社主管,为县营企业,有固定职工50多名,实行工资制,年产纸在9吨以上。1958年,纸业社由县营变为公社经营。新修厂房20余间,新增30马力柴油机一部,代替畜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纸坊规模的扩大,从业人员增加到70余名,其中技术人员20名,年产大小纸1万余刀,纯收入3万元。1967年,改为大队经营。1977年以后,新添置了一台打浆机,用76马力的锅驼机带动,完全代替了石碾的工序。产值、产量、利润逐年上升。年产纸2万余刀,纯利4.5万多元。1975年,杨家湾村通电,电动机代替了锅驼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年产纸3万余刀,产值6万多元。通年有一推销员驻包头、大同等地专做推销工作。当时买卖频繁,生意兴隆,纸张物美价廉,颇受大同、包头一带用户的赞赏。

  1983年承包给3户社员经营。此外该村还有7户社员个体经营此业,他们的年纯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第十一章  印  刷

  本县的印刷业经历了雕板印刷、石印、铅印三个阶段。雕版印刷一直沿袭到民国年间。

  1931年,“正新公”商号兼营石印。那时只印帐簿、表格、名片等,后来工作量较大,营业额颇好。1934年“治新恒”商号花银洋200元,买了“正新公”的石印设备:一台印刷机、两块印刷石,并从忻州请来师傅在东关开办石印业务。业务项目仍然是印帐簿、表格和单据之类。之后,又有河南卖笔小商在保德兼办石印,虽小打小闹,但收入可观。1938年,日军进犯保德,石印从此停业。1954年,在河南学过石印的崔、马两人去兴县买了“洪涛”印刷厂的印刷设备,成立了石印组开始营业,并聘请城内书法名手张子固老先生书写版面。次年又增添了两个工人和一台石印机。主要印刷仿引、单据、布告、表格、文件等。1957年,本县新建印刷厂,石印组随之与印刷厂合为一体。1962年,石印与印刷厂分家。1976年,石印再次与印刷厂合并,之后,石印就被铅印慢慢取代。

  1958年,印刷厂正式投产后,全部使用铅印。当时有固定职工27名,技术员1名,由县委宣传部主管,主要承印《保德小报》。当时设备简单,只有“四开机”、“十六开机”和圆盘机各1台。1972年7月《保德小报》停刊,只印表格、文件、单据、处方、帐簿等。盈利不多,工人收入不大。

  1985年,有固定职工42名,其中:县合同工23名,技术人员2名,厂址设在东关马家洼,占地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有厂房、办公室共23间,总建筑面积为36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铸字机2台,铡条机1台,铡线机3台,字架20付,铅字70吨,四开平台印刷机4台,圆盘机2台,钉书机1台,打洞机1台,切纸机1台,打样机1台,磨刀机1台。拥有固定资产15万元。

  该厂主要产品有稿纸、信纸、单据、信封、帐簿,同时印刷文件、书籍。

  服务对象原来只限本县,现在延伸到轩岗及内蒙的部分旗县,并深受用户的好评。

  第十二章  陶  瓷

  早在元代本县就开始生产陶瓷制品。清末民初,陶瓷生产没有大的改进,仍沿袭旧的手工作方法。本县铁匠铺村、陈家梁村为主要产瓷基地。产品系黑、白粗瓷。陈家梁以生产瓮、盆、坛、罐等黑瓷为主,铁匠铺以生产碗、盅、盘、壶等白瓷为主。

  1945年全县有瓷窑8座,其中白瓷窑3座,黑瓷窑5座。年产碗12万纣(每纣15个),产黑瓷1.1万件。1954年,铁匠铺村的瓷户成立了手工业合作社,有固定资产8万元,工人110名。1959年,该厂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产值11万元,利润3万余元。1962年,该厂又转为集体企业。

  1985年,全厂职工增加到191名,其中固定职工175名,合同工8名,临时工8名。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占2500平方米,烧成窑(包括直烟窑、倒窑、圆窑)共7座。机械设备有:单刀成型机轮20台,矿石粉碎机2台,耙料机1台,球磨机4台,练泥机2台,雷蒙机1台,固定资产34.5万元,全部作业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自建厂以来,国家共给本厂投资4万元,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年产日用陶瓷200余万件,耐火材料50吨(有高钻耐火球、普通粘土砖等)。日用陶瓷种类较多,有各种碗、碟、盆、壶、水管、缸、钵等,大小盖罐产量最大。

  本厂所用原料——高岭土,在厂区附近储藏量相当丰富,约有200多万吨,含二氧化硅50%,三氧化二铝30%,其质地纯洁,坚硬光滑,是生产日用陶瓷独一无二的好材料。

  八十年代以来日用陶瓷的销售量较大,产品销往本省忻州、雁北等地区及陕西、内蒙、新疆等省和自治区。

  除铁匠铺、陈家梁外,尚有庙峁、崔家、武家塔、贾家峁、腰庄、扒楼沟等村也办起了小瓷厂。1985年,全县有瓷窑34座,从业人员175名,产黑瓷10万余件获利6万多元。

  第十三章  其  它

  1.水烟  民国二十八年,保德就有了水烟作坊,由此刺激了农民种烟的积极性。1944年全县种烟面积为724亩,1945年为958亩。1946年为水烟业发展的鼎盛时期,郭家滩从业者有1000余人,康家滩从业者300多人,郭家滩生产的“合众”烟,康家滩生产的“英雄”烟,均受用户欢迎,以“合众”烟为最佳。全县年产水烟100万包左右,产品销往包头、榆林、忻县、河曲等地。

  水烟原料为:烟叶、烟茎、姜黄、石膏、盐和植物油。其制作方法是:烟叶抽筋待用,烟茎、姜黄、石膏、盐共研粉末,然后和植物油、烟叶混和,用木梁压成薄片,再刨成细丝装模压制成型,烘干后切成100克重的小块,每八块合为一包,每包售价为2.5公斤小米。1952年后不再生产。

  2.纸炮  1976年建立纸炮厂,有工人8名,生产响炮和花炮,产品有“二踢脚”、“三轴炮”、“起火”、“炮打灯”、“花洞子”及大型架子烟火,产品除本县销售外,还销往晋南、陕北、内蒙等地。1978——1980年间,每年获利近万元,1981年停产。

  3.皮麻业  早在1949年以前,东关就有麻绳铺,专门生产粗细麻绳。1956年和几家皮坊合并为皮麻社,经营绳索挽具,兼营钉鞋业务,后和鞋业社合并,1982年,皮麻业分出单独经营,不久停业。

  4.擀毡  城乡均有毡匠。县城中的毡坊于1956年和鞋业社合并为一个核算单位。本县毡匠有三分之一在内蒙营业,春出秋回,一年一度。

  5.装箩钉秤  装箩之技系崞县人传授,从业者多为县城居民,乡间只有后会村部分人会干此行。1956年成立箩业社,专做粗细箩和大小笼屉。箩底由河北进货,箩圈由狄家沟村居民专制,所用柳木,以高徐家湾产者为最佳。1980年和钉秤业合作,从业者6人,1982年个人单独承包经营。

  6.油漆糊裱  七十年代前油漆糊裱多由纸匠充任,七十年代中期油漆纸匠另立门户,油匠专门油漆门窗、家具和炕围,能使用调和漆、磁漆、虫胶、哈巴粉等,不会使用烤漆,也不会描金工艺。纸匠除做花圈等丧葬品外,多数会搭仰尘,没有人能装裱字画。

  第十四章  机  构

  1949年以来,工业管理机构先后经过多次变动,现将较大的变动情况列表于下:

  1949年——1955年设工商科,有工作人员7人。

  1955年,工商分家改为矿业科。

  1956年,建立手工业联合社。

  1957年——1959年,矿业科改为工业科,有工作人员6人。

  1960年工业科改为工业局。

  1961年——1966年工业局改为工业交通局,手工业联合社改为手工业管理局。

  1966年——1967年工业交通局改为工交委员会,有工作人员7人。

  1967年——1971年改为工交建办公室。

  1971年以后复名工业局。

  1979年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和基本建设委员会。

  1984年手管局改为二轻工业局;社队企业管理局改为乡镇企业管理局;基本建设委员会改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关闭本页